第二課 啟示與信仰

 

開放的心胸滿足尋求真理的渴望980405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由矇懂無知到逐漸學習而瞭解世事,我們所學習的無論是各種學識、天文地理、是做人的道理或是謀生計能等,都是為使我們的理智得到真理的光照,擺脫「無知」的束縛,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哲學與生活方式;有的人自認瀟灑,無拘無束,一切行為因時間、地點、習慣等因素而改變,認為自己不被任何原則或形式所規範,事實上他們的行為仍然是依照他們的原則而行事,至少「沒有原則」就是他們的做事原則。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生命中沒有賴以生活的原則與信念-亦即真理(什麼是真理?比拉多),相信在他的生命中自然會失去所應遵循的方向,沒有任何可以掌握的真實,而且充滿了問號和矛盾。

 

  當然一個人在建立自己的生活原則時,若是在一開始就發生錯誤,相信他整個生命將會導致錯誤的結局,就如科學家在做研究時,若是在開始的假設就發生錯誤,自然也會導致錯誤的結論,所以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應該要能分辨真與偽,才能踏實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渴望,無論是由幼稚園到研究所,都是依不同的年齡程度,學習不同的知識,這些知識是數學、物理、化學、文學、道德規範等都是真理的一部份,人所能得到最大的滿足莫過於獲得真理,這種滿足遠勝於對物質的享受(會耗盡的)。我們應該藉由眼前的証據和事實來了解真理,(例如我和一些人相聚在一起,在這個當下就是一個存在的事實),另一種方式則是以「理性來判斷」真偽(例如數學公式的推演或物理、化學實驗的證明等),然而我們所接受的真理,多半來自於他人的教授,而且我們也相信他們所教授的內容確實無誤,所以我們才會欣然接受而成為自己的信念,例如說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因為有許多的証據顯示而且証明這件事實,所以我們十分肯定,因此對於真理的了解,首先是在於什麼因素使我們瞭解,其次則是以什麼方式來了解真理。

 

天主的啟示

天主是全知和全能的,如果祂願意的話,祂可以將人所不了解的真理傳述給我們,將我們應該了解的真理揭示給我們,在天主教會中教導我們,天主將許多重要的真理傳輸給人類,我們稱之為「天主的啟示(舊約)

 

我們以「信德」的眼光得以瞭解,天主是全真、全美、全善、有完全的智慧而且是全能的,天主可以用祂所願意的方式,將人所不了解而應該了解的真理揭示給我們,天主亦藉由教會的無上權威將真理教導給我們。「天主的啟示」無論是直接或是間接的傳輸給人類,都是為給人分享祂的智慧、美善和愛,事實上在天主內祂本是滿全而無所缺乏的,然而祂之所以要將真理啟示給人類,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就如同父母為愛子女願為他們犧牲一切,也就是出於「愛」,但是人的愛總是不完全的,無法與來自天主的愛相比擬。

 

有些真理是天主以「自然」的方式啟示給我們,我們藉由與生俱有的理解力就可以得到這些知識,這些真理並不需要藉由啟示的幫助就得以了解,例如天主的存在、人類靈魂的不死不滅和存在於宇宙間的自然律等,而且這些真理是所有人類生命的基礎(這是每個人的生命過程中,所要達到目標而且應當掌握的基本原則-天主教的價值觀),天主願意將這些真理啟示給人類,受到啟示的人則可以清楚而無誤的明瞭980405

980503有些真理若不藉由天主的啟示是無法了解的,因為這些真理關係到天主的內在奧秘(例如天主聖三的奧秘及恩寵等),這些都是屬於「超性的真理」,如果天主不給予人類啟示,人類就無法了解,所以天主的啟示可分為自發及被動兩種方式。

 

  「天主在古時,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藉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但在這末期內,祂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希伯來書1:1)所以天主不只以超性的啟示介紹自己,甚至親自來到世上與世人同居共處,為顯示祂對人類無限的愛,耶穌基督就是所有預言與啟示的滿全。

 

天主與人接觸並啟示真理

  在人類歷史當中,天主不斷的以各種方式與人類接觸,並且將真理教導人類,祂啟示給被選定而且適當的人,再由他們以文字記述或口述的方式傳遞給其他的人,例如舊約中的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以色列)、若瑟、梅瑟和眾先知,在新約中除了十二位宗徒外還有聖保祿等,然而在每個時代,都有許多的聖人受到聖神的感召,為實踐天主的旨意而為天主作見證,然而在啟示中最有效的兩股來源就是:「聖經及聖傳」。

 

聖經是由天主啟示的主要記載文獻,而且祂交給人類之後經由代代相傳而至今日,聖傳使我們清楚瞭解那些書籍確實是由天主所啟示而來,以及那些天主願意聖經來啟示給人類的真理,因此我們不願意如同那些不接受聖傳的人們,冒著造成錯誤的方式來解釋真理,這方面教會是保守的(保持傳統),為確保所公布的教理是正確無誤,以及擁有解釋真理的無上權威。

 

天主不只是在歷史的過程中與人類接觸,既使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聖神仍然不斷地光照我們的理智,並且驅動我們的意志,只要我們能夠擁有一顆開放而敏銳的心與純潔的靈魂,就能夠在個人深切的內修生活中與天主相遇,這種感受是真實而持久的,同時也是世上的一切受造物無法替代的滿全

 

教會的權柄與信仰的傳承

  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親自建立了教會,因此只有教會才有教導真理的權威和權柄,她藉由「聖神的特殊助力」,確保對聖經與聖傳的解釋絕對無誤,主耶穌對自己的門徒說:「那些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路加:10,16)所以經由教會無上權威的傳承,使我們瞭解那些是教會所核可的聖書,同時也了解怎樣對道理的解釋才是正確的,整個真理都包含於啟示中,藉此而構成了「信仰的寶庫」而且是不能被改變的,經由教會向所有人類公布,無論在任何時代皆可至信的,這些基本的真理記述在我們所念的「信經」內,其他的道理則是由其中推演出來的

 

我們要接受別人所說的話,必須對說話的人有「信心」,而且他所教導的內容必須是「可信靠的」,同樣的要能接受教會所教導我們的一切,必須要藉由堅強的信德所支持,促使我們相信教會所教導的一切,就是天主所啟示給人類的真理,我們的信仰並非是「一般人的信念」,而是來自天主的恩寵,所獲得的「超性的信德」。

 

  在福音中有一些人是由於耶穌所行的奇蹟相信祂,我們信仰的「動機」不需要是藉由「奇蹟」的趨策而相信,然而經由一些人的見証或個人在內修生活中的體驗,就足以瞭解了。聖經中先知書的預言,就是藉著他們親身體驗和這份信心的促動而完成的,例如在基督尚未誕生的好幾個世紀以前,先知們早就預言救世主,將由童貞女受孕降生人間(依53,21),基督的誕生、受難與復活正是我們信仰最重要的基礎,因此可藉由歷史來証明這項預言的真實性。

 

教會的生命也是藉由這份信心所促成的,就如教會歷史中的殉道者,就是為了保有與你我一樣信守的信仰而犧牲了生命,在當時要保有自己的信仰卻會遭到極大的困難,(雖然人們的生活方式不斷的改變,但這份信仰所秉持的真理卻絲毫沒有改變,就算是遭遇基督徒本身的軟弱也無法改變地),假如在人們的理想與道德律發生衝突時,道德律依然保持她的原貌,不會因為人的需求而改變,就如現今教會仍然為尊重生命而遣責墮胎、離婚、安樂死和其他被扭曲的道德觀,所產生各種偏差的價值觀(980503)

 

  (980607)然而對於教會在教導的崇高地位,也是基於我們信心的趨使才能完全接受,她滿足了人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描繪出基督徒生活的完美概念,我們的榜樣就是耶穌基督的生活,而且這些高尚的美德也藉由諸位聖人的生活言行中,著實的實現出來,例如:愛人和自我犧牲、忠實、體諒、剛毅、公義等,藉由這些美德的實踐產生真正的喜樂,絕非那些以利己為出發點的思想(如物質享受、個人滿足、階級鬥爭、暴力爭奪等)所能達成的。

 

接納信仰努力生活

  當有人教導我們時,教授者沒有辦法直接在我們的內心給予完全的肯定,使我們告訴自己說這是真理,相反的天主能夠在我們內心給予光亮,而且使我們完全確定這就是真理,這個「內在的光亮」就是「超性的信德」,使我們有堅定的信心,相信天主所啟示的一切。若不是天主願意,我們無法以自己的努力而得到信德,因為這完全來至於天主的恩寵,相反地我們卻可以拒絕祂,有時過於理性,對接納信仰而言卻是一個阻礙,因為僅以自己的理解力是無法了解真理的內涵,我們的理智無法得到光照,就好像一個靈性的瞎子,見不到光亮而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直到一天我們如同福音所記載,在耶里哥天生的瞎子「巴爾提買」一樣,高聲向主耶穌祈求治癒,當我們打開心門,虔誠的迎接天主到來,此時我們才能真正打開雙眼,一窺生命的奧密。

 

信仰是可以理解的,她並不會人類的理性相違背信仰與理性之間不會有任何衝突,因為天主自己創造了所有自然界的實體及存有,這就是客觀的理由,而且祂還將這些真理啟示給人類,因此對天主所啟示的真理與人以理智所發現的真理是不會有衝突的,只在於是自發性的或被動的差別而已,在信德與理性之間、科學與信仰之間不會有真正的衝突,因為世上的一切及宇宙萬有皆來自於祂,天主不能反對或與自己相衝突

 

信德是來自於「超性的恩寵」,我們應該懇切的向天主祈求這份恩寵,就如門徒向耶穌請求:「主,請增加我們(包括未來的基督徒)的信德。」(路加:17,5)。信德使我們藉由聖神的光照引導我們的思、言及行為,當我們奮鬥著依所深信的信仰而生活時,這才真正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基督徒,就如教宗Gregory the great曾說:「那真正將他的信仰實踐於行為的人,才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因此聖保祿說:有的人只將信仰掛在嘴上,『他們聲稱自己認識天主,但他們以行為來否定祂』。」

聖施禮華也說道:「依賴信德生活,並不意味著要做些奇怪的事,而是要時時準備面對,在應保有基督徒的行為情況下,或在與非基督徒相處的環境中,發生衝突時所作的見証。」(道路:380

 

人們為了自己的需要,而塑造出人為的偶像來朝拜,年輕人則在不同的年齡,也為心中的偶像所吸引,甚而成為學習的對象,但是真理的存在不會因為人為的因素而受到阻礙或消失,然而信德使我們深信擁有了真理,同時藉著信德使我們肯定所學習的真理,遠超過我們親眼所見或自己的思想所能了解的,因為來人的是會出錯的,然而來至於天主的則是不會有錯誤的,祂不會欺騙人也不會被欺騙,因此藉由信德我們才能全心信賴,天主所教導我們的一切。

 

  聖施禮華告訴我們:「由於我們擁有了真理和使我們能夠愛近人,因此而產生對自我的肯定,這樣將引導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及處於任何環境下不致陷於黑暗,不會不了解自己為何活在世上?目標是什麼?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換句話說,這些問題來自於沒有真正的信德。」(道路:575)「我們怎麼能無動於衷?我們有責任將我們的信仰傳給周圍的人,就如門徒們在接受了我們的天主耶穌基督教導之後所做的一樣,這就是使徒工作。」(路:1)一但我們全心接受了信仰,就會發現自己是屬於天主的人,我們不只意識自己的身份,同時也發自內心與祂認同,願意一生為主所用,但是我們在實行天主的旨意之前,首先應該學習必須明瞭的道理,以及要將我們的信仰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以生活來作見證,因為信仰不是理論而是為使人生活的。個人深感天主十分重視環保且賦予仁慈,總是會廢物利用,將個人由廢墟中提出,祂利用個人的有限來成就祂神聖的事業,個人只有時時感謝、依賴和以補贖的精神回報祂的大恩。

註:「道路」為主業會創辦人聖施禮華的著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haw(多明我) 的頭像
    lin.haw(多明我)

    lin.haw 林豪(Dominic Lin)blog2wp_38adce5a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