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救贖
我們的自由來自於耶穌基督
「救贖」的意思是因為付了贖金而獲得了自由,因此要贖回一個囚犯,就是為他付了贖金使他獲得自由,就如同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樣,在人類第一次跌倒後,發現自己受到了監禁,而與天主隔離,從此以後他們無法脫離罪惡的禁錮,也無法獲得天國的永樂,但是由於基督是真人又是真天主,祂可以為我們的自由作補償,祂也確實補償了我們的罪過,而且再一次帶領我們與天主和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稱呼耶穌基督為「救贖者」的原因,而且祂的工作就是要救贖我們,這也可以稱之為解放,因為在聖經中告訴我們,基督為我們贏得了自由(格,4:31)。祂修補了我們為觸犯天主所犯的罪,而且從中獲得了自由,賜予我們恩寵使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天主已經使我們由所有邪惡本質的罪惡中,完全地解救出來而獲得了自由,在祂自己的一生當中,他承受了痛苦、不公義和貧窮,是為使我們知道那些肉體上的邪惡,並非最壞的邪惡,它們甚至是原罪的結果,應該要盡可能的避免它們,除此之外,我們只有藉由從罪惡中被解放出來,特別是在今世同時還有在來世,我們才能完全地超越肉體的痛苦,那些為基督的緣故而願意接受世上的邪惡(如痛苦及疾病)的人,卻將這些痛苦因此轉而成為至寶。
耶穌曾說:「我的王國不是這世界的。」(若,18:36)所以當他說:「我來,卻是使他們獲得生命,而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祂所說地並不是指舒適和沒有煩惱的塵世生命,而是指永恆的生命,祂來基本上是為使我們由所有會阻礙我們獲得真正生命的情況下得到自由,就是從那絕對邪惡的罪惡中和因為罪而受到的譴責中解救出來,祂這樣做也賦予我們一份責任,為超越其他在世上由於罪所造成的結果,例如困難和不公義,或者是在他們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為了天主的緣故而以喜樂地態度來承受它們。
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
耶穌願意以祂的生命作為代價,來賠補我們的罪,這也告訴我們由於違抗天主所犯的罪有多麼嚴重,同時也使我們瞭解這份永恆的救恩,擁有多麼高的價值,就如聖保祿提醒我們說:「你們原是用高價買來的」,而且他又接著說這結果應該是:「所以務要用你們的身體光榮天主。」因此他以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成聖。
耶穌為表示愛我們到達了極至,而願意為我們犧牲:「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一個人最多能做到的就是付出他的性命,很明顯地耶穌就是為了我們作這件事,祂所做的並非只是變成了人,甚而犧牲了祂的性命,為救我們而作了贖價,祂愛我們同時也將自己給了我們。
基督的受難與死亡
猶太人的領袖們,既使曾經看過耶穌所行的奇蹟還是不相信祂,他們因為耶穌所行的奇蹟和有許多的人跟隨祂,而產生嫉妒,於是決定要殺害祂(若,11:47),他們的態度著實地證明了一件事:「對於不願意相信耶穌的人,就算是有奇蹟擺在眼前也無法使他們信服,一個人必須是自己願意相信,而且必須向天主要求信德的恩寵,才能達成對天主完全地信賴。」
他們無法對耶穌的生活漠不關心,耶穌自己曾經坦承地說:「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瑪,12:30),每當基督經過的時候,沒有一顆心會無動於衷《道路,687》,不是熱愛祂就是痛恨祂,所以那些以色列的長老們,他們不相信耶穌則設法殺害祂,他們作假見證在班雀比拉多面前控告祂,當時他是羅馬巴勒斯坦省的行政官。
在祂將自己交付給死亡之前,吾主願意以最後的晚餐與門徒們當作告別儀式,聖若望說明了當時的情景:「耶穌知道祂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若,13:1)在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情況下,基督建立了聖體聖事,這是一份永恆不滅的犧牲,而且將祂自己呈獻給人類,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更詳細的討論有關聖體聖事,這也是基督真實地臨在於餅酒之中的聖事。
吾主可以做到完全免於他人對自己的誣告,就像祂曾經在許多情況下,都能脫離險境一樣,就如在若望福音中耶穌曾經宣稱:「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力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若,10:18)雖然如此祂卻讓自己被人像囚犯一樣的逮捕、被無理地對待、被鞭打、而且被人中傷和誣告,祂沒有拒絕只保持沈默,此時正是祂以苦難為使我們能夠得救的時刻。
在面對明顯地不公正審判後,猶太人的首領們終於將吾主判定了釘在十字架上的死罪,定罪之後祂遭到嚴酷地鞭打,而且強迫祂背負自己的十字架,走向祂將要被處決的地方-加爾瓦略山,就位於耶路撒冷的城牆外,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的母親聖母瑪利亞陪伴著祂,聖母和她的聖子同樣承受了無限的痛苦,當時只有一些聖婦和唯一的門徒聖若望也陪伴著祂,其他的門徒因為害怕被認出是耶穌的門徒而都逃跑了。
當耶穌被高懸在十字架上時,原諒了那些釘死祂的人們,就在那時祂將祂的母親託付給人類,成為全人類的母親,接著祂大喊一聲:「完成了!」就在那個時候,祂滿全了古代所有先知的預言(詠,21),最後交付了祂的靈魂。
死在十字架上的是耶穌基督的人性,因為祂是天主所以祂不會死,有許多人可以作證祂的肉體安放在墓穴裡,而且墓穴外還有羅馬眾多軍隊守衛著,此時祂的靈魂來到了過去已亡所有正直靈魂的處所,他們正期待著基督的救贖,基督就此為他們開啟了天國之門。
復活和上升天國
在祂過世的第三天就如祂所重複地預言,祂依賴自己的力量從死亡中復活了,而且顯現給那些看守墓穴的人們,這也充分地證明了祂的天主性,耶穌復活地奇蹟正是我們信仰的基礎,絕非是由宗徒們所捏造出來的,而且是一件千真萬確地事實,可以由歷史的見證得到證明,吾主將無數充分而又清楚地證據,留給任何願意打開心胸面對真理和那些已準備好接受信仰的人們。
耶穌經過了四十天,顯現給宗徒和許多的門徒,有一次祂在超過五百多人的聚會時顯現,祂給他們一份任務,就是將祂所說的道理,以及將祂為愛人所立各種聖事,所賦予它們的各種恩寵,傳揚到全世界。祂立伯多祿為教會的領袖,也是第一任的教宗,在他之下所有的宗徒們都是第一任主教。
基督的痛苦、祂的受難和死亡,充分地賠補了所有人在任何時刻所犯的罪,這並非意味著所有的人都自動地得救,而是每個人要以自己所做的善工來分享它們,尤其是在聖事之中,在後面的章節我們也會繼續探討。
再經過了四十天之後,耶穌就升天了,這也是同樣依賴祂自己的力量而達成地,而且是在所有宗徒及門徒們面前所完成,當時地情景是祂真實的肉體及靈魂一同升了天,就好像祂也同樣地臨在於聖體內,隱藏在麵餅與酒的形體下,這也是意味著基督信徒所追隨地不只是道理而已,而是活生生的人-耶穌基督,『基督並非是已經過去的一個人物,祂並非是消失在歷史中的記憶而已,祂是活生生地,就如聖保祿所說地:「耶穌基督是昨天、今天—是的而且永遠都是一樣的。」』《道路,584》就如祂在升天之前所說地:「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痛苦與犧牲的意義
聖奧斯定曾說:「吾主的受難足以完全鑄造出我們生活的典範。」如果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模範,願意接受如此的痛苦,自稱為真正基督徒的我們,怎麼能有要逃避痛苦的想法,而追求生活中的享受呢?
對於那些沒有信仰的人,痛苦是一件無法解釋的事實,而且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去除它們,然而這些對我們而言都充滿了許多的意義,這項重大的意義就是要效法耶穌基督,為顯示出我們完全與祂認同,在我們讀《道路》時真福施禮華曾說:「我要告訴你們,哪些才是人們在世上的珍寶呢!所以你不可以忽視它們,那就是:飢餓、口渴、酷熱、寒冷、疼痛、污辱、貧窮、孤獨、被負賣、被毀謗、被監禁等。」《道路,194》
有時候痛苦會意外地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家人的過世、生病),天主允許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要讓我們痛苦,而是要我們自願地接受它們而且奉獻給祂,就如同基督在祂受難時所擁有的意向一樣,我們將它們當作奉獻,為了我們所犯的罪和原本需要承受更多應有處罰的補償,我們可以將它們作為獲得永遠的救恩和救贖整個世界的奉獻,為此我們可以藉由痛苦與基督一同完成救贖的工作,我們可以與基督一樣成為「救贖者」,如同我們天上的母親,在其聖子被釘在十字架時,當時她在耶穌的腳下一樣,她將所承受極度地痛苦,當作了最崇高的奉獻。
如果我們既使是在追隨基督的道路上沒有遭遇痛苦,但是追隨基督總是會帶來犧牲,因為:「沒有徒弟勝過師父的。」(瑪,10:24)祂自己也這樣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要善度基督徒的生活絕不應當有消極的念頭和想要遠離至加爾瓦略山上的途徑。
雖然如此這並不是一條令人沮喪的路,當你將犧牲奉獻給天主時就會找到幸福和喜樂,既使是在此生或是在將要來臨的生命中亦然,「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瑪,16:25)
追隨耶穌基督是為回應祂為了我們的利益,所做的自我犧牲,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用心地讀真福施禮華在《道路》中所告訴我們的話:「基督為你而死,而你….應當為基督作什麼呢?」《道路,299》我們的回應要是完全的奉獻,「耶穌從來不要」『部分』的犧牲,祂要的是全部。」《道路,155》有時候這些奉獻應當像宗徒們所做的一樣,他們為了吾主放棄了所有的一切而且跟隨了祂(瑪,4:20~22),他們以這樣的方式回應了基督,耶穌基督曾經答應,他們將要獲得在世上所做犧牲的百倍賞報和在天國獲享永生。(瑪,19:29)
如果我們追隨了基督,應當知道最重要的是:「在開始走這條路時,是帶著一份信賴聖母瑪利亞的愛,然而到了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完全地被耶穌的愛所帶領著。」(玫瑰經,註釋:「給讀者」)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將要死去時,看見了祂的母親和聖若望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妳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妳的母親!』」(若,19:26~27)藉由這些話,吾主將自己的母親給了我們,當作我們的母親,因為聖若望當時正代表著我們,她在精神上是我們的母親,就像是我們的肉體來自於本性的母親一樣,所以我們生命中的靈魂是來自於聖母瑪利亞,經過她我們領受到來自天主的所有恩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她視為自己的母親,我們告訴她我們的需要、向她祈求、我們在任何時刻都依賴她,而且特別是當我們第一次要接近吾主時,或是我已經遠離吾主時,發現到在其間遭遇困難時,都投奔到我們的母親聖母瑪利亞的懷中,就如真福施禮華所說地:「我們時常歸向耶穌,而且我們總是轉由經過聖母瑪利亞而到達耶穌。」《道路,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