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 復活期 第六主日 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若14:23-29 |
白孟德神父(Fr. Charles Belmonte Lopez)專欄
目前分類:吳新豪神父專區 (40)
- Jun 15 Sat 2013 23:25
丙年 復活期 第六主日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吳新豪神父
- Jun 15 Sat 2013 23:20
保羅 • 古斯塔夫•多雷-吳新豪神父




- Nov 07 Sun 2010 21:24
乙年 將臨期 第4主日全看馬的四條腿了!?吳新豪神父
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多才多藝:是位建築師、發明家、科學家,書本及美國歷史手工藝品收藏家。能閱讀多種語言。總統也當了兩屆。然而他最為人稱道,並被認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的,就是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宣布脫離英國統治,美國於焉誕生。
杜馬斯·馬龍尼 (Dumas Malone) 是專研究傑弗遜的學著。他寫的傳記裡有這樣一段:「傑佛遜小時,一次家裏有事,他就讓一位奴隸抱在枕頭上,騎馬從出生地撒得威爾(Shadwell )送到特卡好(Tuckahoe)去」 - 全程計有100多公里。
這一小段的故事看似平淡無奇,但卻有它不可思議之處:試想假如途中有甚麼不測,假如那匹馬……美國總统的安危,甚至美國的前途,繫於一個奴隸、一匹馬的身上了。
- Nov 07 Sun 2010 21:20
乙年 將臨期 第三主日吳新豪神父
記得早年的一本慕道手冊是用下面這故事開頭的:
從前,有一個人一直想得到到一件全世界最寶貴和最有意義的東西。有一天晚上,他夢到一個人對他說:你明天到村子的大樹那邊,會碰到一個人,他會給你想要的東西。"
第二天一大清早,那人就立刻跑到大樹那邊。果然有一個人在等他,並且說:「我知道你是要來拿一件東西的。看,就在這裡,拿去吧!是你的了。」
那人把東西接過來,立即跑回家;急不及待地把包裹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塊碩大無比,價值連城的寶石!頓時他高興得手舞足蹈,樂到不可開交……但過了一會,他又立即跑回大樹那邊,因為他忽然想到,那人能毫不猶豫的把這麼寶貴的東西送人,依然怡然自得;使他快樂的一定是另有其他的「東西」。
將臨期第三主日有個漂亮的名字:「喜樂主日」
- Nov 07 Sun 2010 21:17
乙年 將臨期 第二主日假如他現在能醒過來吳新豪神父
相信大家還記得一位女影星死後從後門進天堂的故事 (常年23主日甲):故事的女主角「原來」是一代影后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瑪麗蓮·夢露是位天生麗質,說唱俱佳的性感女明星,曾两次得金球獎;但也被認為是生活空虛的代表人物。
瑪麗蓮的媽媽是單親,加上屢被親人騷擾,她小時進出寄養家庭和孤兒院。16歲便結婚,為從孤兒院脫身。結婚、離婚共三次:第二段婚姻丈夫是捧球天王狄馬佐(DiMaggio),只維持了274天。
- Nov 07 Sun 2010 21:14
乙年將臨期 第一主日找我有甚麼事?吳新豪神父
一不小心我們會把將臨期四個主日只當為準備聖誕節的時期;於是會覺得彌撒的讀經「離題」。那麼,讓我們先溫習一下教會有関的文件《羅馬年歷》:
「將臨期有双重的性質:它是紀念基督第一次來到人間 - 聖誕慶節的準備期;在紀念基督來臨的同時,我們的心思期待基督在末世時第二次的來臨。所以將臨期是一個虔誠及喜悅期待的時期。」(39)
「12月17號到24號是特別直接準備主誕生的日子」(42)
名講道家保祿·厄爾曼·舍肋 (Paul Ehrman Scherer) 講過下面發生在一位大學教授身上的趣事。
- Jul 28 Wed 2010 12:47
我相信有地獄了!乙年 常年期 第二十七主日(谷10:2-16)-吳新豪神父
我相信有地獄了!乙年 常年期 第二十七主日(谷10:2-16)-吳新豪神父
夫妻、家庭是人生活中最多彩多姿,但不容易的部份,讓我們隨便看 一兩 則對話:
夫:太太,在我眼中你幾乎十全十美;你十全八美。
- Jul 28 Wed 2010 12:40
天堂和地獄都吃自助餐!乙年 常年期 第二十六主日谷9:38-43,45,47-48-吳新豪神父
一位武士對天堂和地獄的意義不很清楚,就向白隱禪師請教:“請問大師,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
白隱禪師問他:“你是做什麼的?”答:“我是一名武士。”
“看你的面孔猶如乞丐,什麼主人會要你做他的門客?”白隱故意剌激他。
武士立時拔劍,怒目而視。白隱緩緩說道:“地獄之門由此打開。”
武士為之一震,心有所悟,遂收起寶劍,向禪師深鞠一躬,以謝開示。
- Jul 19 Mon 2010 20:19
做上主的朋友花得來嗎?乙年 常年期 第二十五主日谷9:30-37-吳新豪神父
印度德肋撒姆姆往往語出驚人。一次有一群美國教師到加爾各答訪問她:他們問她一些對家庭比較實用的問題。
德肋撒姆姆說:「在 家裡 先生要對太太微笑。太太也常對丈夫微笑。」」
有人也許覺得這種意見來自一個沒有結婚的人,未免有點「小兒科」,就半開玩笑地問姆姆說:「姆姆,請問你結婚了嗎?」
「當然!」這回答使大家嚇了一跳。姆姆接著說:「而且,我發現:常常對耶穌微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耶穌的要求可是很嚴苛的哩!」。
這使人想起阿維拉(Avila )的神秘聖女德萊莎(St. Terese) :她曾向耶穌「撒嬌」,抱怨自己要忍受諸多的痛苦。耶穌對聖女說:「難道你不知道,這就是我款待朋友的一貫作風嗎?」
- Jul 19 Mon 2010 20:18
他的頭髮真迷人!乙年 常年期 第22主日(谷7:1-8.14-1521223)-吳新豪神父
有一次堂區舉行大慶典,請了一位「名嘴」來講道理。講道後大家出堂時議論紛紛,情形相當熱烈。
主任神父看見一對平常頗「安靜」的老太婆,也很起勁的討論起來:比手劃腳,音量還提得滿高的。
神父徐徐的接近她倆,並客氣地問:「兩位老人家,是否對這位講道神父有意見?…不怕讓我知道…」兩位老太太連忙說:「不!神父,好極了!這位神父講道理好極了!」
神父說:「那就太好了?請問這位神父的道理好在那裡?」「噢,神父,你只要想想他圓圓的臉,瞇瞇的眼睛,還有那金色鬈鬈的頭髮……你怎麼不被他感動?」
今天彌撒的福音宣讀再由若望轉回瑪谷,只是題目很巧還是環繞著食物:「法利塞人和一些經師,看見耶穌的幾個門徒用沒有洗過的手吃飯,就問耶穌說:『你的門徒為什麼不遵守先人的傳授,而用不潔的手吃飯﹖』」 (谷7:1-5)
- Jul 19 Mon 2010 20:16
誰最會煮雞湯-乙年 常年期 第二十一主日若 6:61-68-吳新豪神父
三個離家闖天下成功的兒子,準備衣錦還鄉,給八十歲的母親做大壽。也趁這機會給母親送個大禮。
老大說:「媽媽還是住以前的小屋子裡,我要送她一棟大洋房。」
老二說:「媽媽一生勤儉,我要送她一台大房車,讓她多些機會出外跑跑,多點享受。」
老三說:「我很慚愧自己工作後,把信仰和精神生活完全拋諸腦後;因為媽媽每天仍必定看聖經,唸各種禱文。現在她年記大,視力和記憶都衰退不少,我要送她一隻鸚鵡。」老三選了一隻很會說話的鸚鵡,還請了好幾個教會最熱心和最優秀的播音員,用了好多時間,教鸚鵡把整本聖經,和教會所有的禱文讀熟:只要你說聖經的章節,或禱文的名稱,鸚鵡都會一字不漏的說出來。
……生日過了,母親感謝三位孩子說:「老大,破費了;但要我搬離住了這麼久的房子,會很不習慣,還是謝謝你。老二,你也是,我一把年紀了,很容易會累倒,謝謝你買的漂亮的車子。老三,這麼多來我很少講究飲食,這次你送我一隻鳥,真的捉住了我的心和我的胃。我昨天煮了來吃,味道好極了!」
- Jul 14 Wed 2010 21:30
誰一個人把東西吃光-乙年 常年期 第二十主日-若 6:51-58(2009 聖母昇天)吳新豪神父
堂區要舉行成立百年慶祝了,當然請了主教來主持大禮彌撒;然後聚餐、慶祝會等等。
彌撒時教堂擠得滿滿的,又有很多動聽的歌曲,領主的時候,氣氛到了一個高峰點。然而問題發生了:當送聖體員手中的麵餅越來越少時,領主的行列卻毫無減短的蹟像。最後連聖體櫃的都全部拿出來,且分了又分,最後還是讓十來個教友無法領到聖體。
有一個站在爸媽中間的小女孩,看到了這個情形,喃喃的說:「假如主教沒有把大麵餅自己一個人吃掉,說不定……」
韋思曼(Card. N. Wiseman +1865) 樞機主教曾寫了一本講教難時代故事的書,叫「碧血紅顏」( Fabiola)。裡面就描述有一位名叫達濟斯(Tarcisius) 的年輕送聖體員,每主日把彌撒的聖體送給那些不能出席的教友,好比生病的、年老不便出門的,坐牢的等等。
- May 17 Mon 2010 20:52
你看到的是泥巴,還是看到星星?丙年 復活期 第二主日若20:19-31吳新豪神父
有一個年輕的美國軍官接到命令,被調派到沙漠邊緣,一處就近印地安部落的基地服務。
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著他離開都市,前往受苦。但妻子為了表示對丈夫的愛,執意一同前去。年輕軍官只好與妻子前往,在部落中找了個木屋居住。
那地方夏天酷熱,風沙多,且早晚溫差變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語,日常的溝通都有問題,做起事來更是不方便。譬如說:倒垃圾,買些較喜歡的食物等。
過了幾個月,妻子無法熬下去了,就寫了封信給母親:除了訴說生活的辛苦外,信末還說準備搬回原來的家。
她的母親很暸解女兒,回了封信,其中說:「在一間牢房裡,住着兩個囚犯。一個往窗外看,看到的是泥巴,另一個則看到星星。」
妻子在信中牢騷發過了。接到母親的信後,便說:「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來。」
她開始改變了對印地安人不友善的態度,並積極参與他們的生活中:學習編織、燒陶、耕作及烹煮等。
她作了許多天文方面的研究,並利用沙漠的天然優勢觀察星星;果然,後來她出版了書籍,成了天文學家 - 她看到了星星!
他瞭解到要戰勝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接觸耶穌復活:從宗徒之長伯多祿開始 - 他探頭查看空墓,多默是最後一個了:「……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但他對他們說:『我除非“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我決不信。』」(vv.24-25)
多默是宗徒中的「壞孩子」嗎?。讓我們先看:針對看見空墓-耶穌復活一事,第一種反應中的是:絕不接受及打壓:如申請派兵守墓 (cf. 瑪27:64) ,及一旦出了狀況,不惜撒謊的司祭長和法利塞人(cf.瑪28:13)
第二類是:發現墳墓空後,婦人們的「驚恐」(谷16:5) 、「害怕」(路24:5;谷16:8) 及「憂喜參半」(瑪28:8) ……
接著是宗徒們聽了報告,「卻視為無稽之談,不敢相信。」(路24:11) ;連回報人是「見到」主顯現的瑪達肋納,和兩位門徒,仍然「不相信。」(谷16:9-13; cf路24:13-35) 。
最後一類是:瑪利亞在墓前(若20:14-16);兩位門徒在往厄瑪烏途中,「……認不出祂來」(路24:16);連宗從們遇到「耶穌立在他們中間……竟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要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看看”我的手……你們“摸摸”我……」(路36-40)
- May 17 Mon 2010 20:47
復活的耶穌到那裡去了?丙年 復活主日路24:1-12;若 20:1-9吳新豪神父
兩個病重的人同在一間病房裡躺了很久。開始時他們談家人、太太、工作,然後也談到年青及讀書時的事。開始會一口氣連續講好幾個小時,時間久了,就缺話題了。
恰巧,其中一個每天下午都被扶起來作肺膿腫引流;他的床靠著窗戶,躺下來後,他總是向室友描述他窗外的景像,和發生的事情。從窗口望出去是一個公園,裏面有一個可愛的池塘,有鴨子和天鵝在嬉戲,孩子們則在放小船,年輕的戀人則手牽手,在絢麗多彩的花叢中散步,遠處是地平線美麗的風景……這一天,有兵隊經過前往檢閱。另一天,有樂隊來演奏;雖然聲音不太明顯,但是他「清楚地看到」是個大約五十人的學生樂團……
另一張床的病人,每天也期待這一刻,因為窗外的多姿多彩和發生的事,使他的生活變得開闊和愉快。
一天,窗邊的病人去世了。另一個病人便請護士,讓自己搬到窗口那張床去。
病人被移過去後,就痛苦、緩慢地把身體支撐起來: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看到外面的真實世界。但當他朝窗望出去時,看到的是一面牆!
- May 17 Mon 2010 20:42
天堂是在頭上還是腳下?乙年 耶穌升天谷16:15-20吳新豪神父
兒童道理班下課的鐘聲一響;小朋友們都一擁而出:有打球、玩耍的,有買東西的...
但在提操場的一個角,卻有幾個在熱烈的討論著:
「耶穌真著厲害,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上太空:這回、無敵鐵金剛找到對手了!」
「!!!!」
「天堂在那裡?耶穌是向那邊飛的?自然科學說:太空也在我門的腳下。」
- Dec 03 Thu 2009 12:31
舞蹈之主 Lord of the Dance 吳新豪神父
六零年代中期,愛爾蘭踢踏舞之王麥克•佛萊利 (Michael Flatley) 帶領著他的舞團,到全世界巡迴表演,跳出他們充滿活力的「火燄之舞」(Feet of Flame)。所有在塲,甚至世界各地在電視機面前的觀眾,都為之著迷,並會不禁的同時沸騰起來。(註1)
但是很少人知道,這表演開始的時候那首小曲子的特色。那是全身金色的森林小精靈,吹著魔法的笛子,將希望之塵灑向沉睡中的少女,喚醒她們,女孩們跳著優雅輕盈的舞步,慶祝甦醒的愉悅,一場歡樂和平的舞會就在觀眾面前展開…
但是用心的觀眾會注意到,小精靈吹的那一段曲調,在整個表演中,不斷的以各種的形式出現。原來這是一首歴史久遠的愛爾蘭民謠,被輾轉改編、使用,最後成了一首非常受大眾歡迎的歌,就是這首「舞蹈之主」。
首先這首輕快、動聽的民謠,被英國的震顫教派 (Shakers) 長老若瑟•布列克(Joseph Brackett Jr.,1797-1882)看中了。震顫教派前身是英格蘭貴格會中的一個較偏激的支派 - 基督復臨歸一會,為逃避迫害於1774年由李•安納(A. Lee)女士帶入美國。
震顫教派信徒與外界隔絕,他們獨身,過著非常「原始」的團體農耕及手工生活。他們的特色之一是祈禱時不排除身體搖動,以至用跳舞來表達內心的感召。
- Nov 28 Sat 2009 22:08
天堂的門是怎麼樣開的?丙年 將臨期 第二主日(路3:1-6)吳新豪神父
有一個少婦被逐出了天堂。在她離開的時候,他們告訴她,如果能把天主最喜歡的禮物帶來,她可以重回天堂。
於是她費盡苦心到處尋覓:她找到一些為國家捐軀烈士的鮮血;她找到一個無依無靠的窮寡婦,捐給窮人的銅板;她又找到一位出色的宣道者使用了多年的聖經;甚至那些離鄉別井,到遠方講道的傳教士,她從他們的鞋上,抹下來了一些塵土;以及許多類似的東西帶回到天上,可是都一一的被退了下來。
- Nov 28 Sat 2009 22:03
這裡我們甚麼都賣丙年 將臨期 第一主日(路21:25-28.34-36)吳新豪神父
一天一個滿臉愁容的青年,急急的跑進了一間商店,劈頭就問說:「這裡應該有賣的了。我跑了很多家店也找不到我想買的東西;你們這裡寫著:本店甚麼都賣,老闆,是真的嗎?」「放心,我們絕不會騙人的。年青人,你想買甚麼?儘管開口。」
那青年立即說:「老闆,我想買『家庭和睦』,因為我爸媽常吵架,而且常打我和弟妹;當然我和弟妹也常吵鬧。然後我想買些『學問』,因為我的功課壞透了,對自己的以後想都不敢想。當然我也要買『豐收』和『國家太平』,這樣我們生活得才會比較安樂。」
- Nov 02 Mon 2009 22:13
乙年將臨期 第一主日找我有甚麼事?吳新豪神父
一不小心我們會把將臨期四個主日只當為準備聖誕節的時期;於是會覺得彌撒的讀經「離題」。那麼,讓我們先溫習一下教會有関的文件《羅馬年歷》
「將臨期有双重的性質:它是紀念基督第一次來到人間 - 聖誕慶節的準備期;在紀念基督來臨的同時,我們的心思期待基督在末世時第二次的來臨。所以將臨期是一個虔誠及喜悅期待的時期。」(39)
- Oct 10 Sat 2009 22:29
肥皂聖體乙年 常年期 第十九主日(若 6:41-51)--吳新豪神父
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會,在重重壓逼下,不時會傳出非常感人的故事。
其中有一則的主角是一位神父(下主日是一位年輕的送聖体員 - 達濟斯),他當苦力為生,另一方面他會不時秘密地告訴信友他出現的時間和地點:通常是大市集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市集及預約的日子到了,信友就到神父開的擋攤前,先作了預定好的暗號,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向「神父」買一塊肥皂離開。
回家後,大家會很小心地把肥皂切開,肥皂裡面藏的就是彌撒中祝聖、分開來留給他們的一份聖體。教友們在家中一起熱心祈禱,隨即用簡單的儀式恭敬地領主:以表達與基督及與教會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