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天主和人歸向於祂
人類渴望無限神聖美善
人的一生似乎是不斷地在追尋滿足、完美和幸福,但是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能夠給予人類的滿足都很有限,然而在這些有限的事物中,卻可以尋找到無限永恆的部份足跡,唯有在我們接觸到真正的無限美善時,才能得到完全的滿足。
天主就是我們所有行動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我們所有行為的最終目標,然而這個最終目標指引我們獲得生命的滿全與喜樂,聖奧斯丁說:「主啊!你為了自己而創造了我們,而我們的心要直到憩息在你內才能得到安息。」如此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愛天主和將自己歸向天主是我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事。
天主,不是因為人的需要而虛構出來的概念,也不是在我們心中想像出來的一個〝存有〞,由於我們對天主的認知,了解祂是唯一無限極至的造物者,亦即天地之間的主宰者,祂不是一套以與我們具體現實生活無關的概念,所捏造成的“天國理論”,更不是所謂生活中的麻醉劑,相反的有如宗徒大事錄17:28所言:「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由此可知天主不只創造了世界,並且宰治著整個宇宙。
只有在天堂裡我們才能與天主面對面的看見祂,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應用人類有限的智慧參透祂智慧的滿全,然而天主要我們能夠沒有見到祂,卻願相信祂,這就是要依靠所謂的「信德」了,就如若望福音(二十:29)耶穌對多默所說的話:「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真福施禮華對人與天主相遇的情景有以下的詮釋:「眼未見過,耳未聽過,甚而腦亦未思考過,想像一下這是天主給愛祂的人所準備的一切,你能想像遇到如此的情景,遇見天主見到一切美善湧入我們心裡,滿全我們原本無法滿足的需求,每天我不斷的反問自己,當天主將所有的全美、全善及祂的無限美好傾注在我這陶土做的容器時,這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如此我才能完全明白,為何門徒們會如此寫到:「眼未曾見,耳未曾聽…」。」由此可知要以人類的有限的思想與語言,去完整地描述天主無限美善,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雖然如此,在我們的一生中仍然可藉由不甚完美的方式,來了解許多天主的道理,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世上的時候,經由我們有限的理智,也可以發現造物者的完美,而且最重要的是藉由「信德」,天主才能將自己啟示給我們,「信德」可說是我們獲得真理的鑰匙,教會具有對於天主的啟示解釋,絕無錯誤的無上權威,而且她教導我們:「天主只有一個,是生活而真實的,是造物者和天上地下的主宰,全能、永生、無限、無法理解、無盡的體諒和成就所有的美善,祂是精神的本質,唯一、絕對的單純和不會改變的,肯定與世界明顯的不同,是確實而絕對必須的,在祂內和祂自己就是完全的喜樂,而且具有無可言喻的尊榮,臨駕於所有存有之上,無法想像祂的界限」。(vatican Council I, DZ 1782)
要能夠了解這些道理字面上的意義,必需借助於更仔細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能思考一些主要的方向;在聖經中天主自己指示給我們兩個明確的道理,第一個道理,本身就包括了一切,也就是在出谷記中(三:14)當梅瑟問到天主的名字時,天主直接告訴他這個答案:「我是自有者(I am who am)。」又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藉由這幾個字:「自有者,(I am who am)」天主要告訴我們祂是不被限制而獨自存在的,而其他宇宙間所有的存有則都是有限的,祂在任何方面都是完美的,祂是絕對完全圓滿的存有,全真、全善及全美。
我們所要了解的另一個道理,就是在若望一書(四:8)所提到的:「天主是愛」,祂不是所謂的存在「宇宙中的某種力量」,祂不是「某種東西」而是具有思想、意志的「存在者」,祂本身充滿完全的智慧與愛,因此祂是全知而且是愛的圓滿,當我們說天主是“單純”的意思,是指在祂內沒任何混合或添加物或是不同的樣子,沒有任何的衝突與雜質,祂是完全和諧與合一,在祂內所有的聖善皆是無限的,這就是祂之所以有別於其他任何的存有所在,因此在天主內,祂的存在就是全知和完全的愛,因為「天主是愛」,天主的本質是絕對的完美,沒有任何需要與缺乏,但是祂也希望我們能夠瞭解祂和能夠愛祂,甚至分享祂的一切美善,這也是天主創造宇宙的源由,而且只有在天主內我們才能夠完全地被了解和被愛著,因此不只是人類,包括所有的受造物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要光榮天主和完全的歸向天主。
當我們說天主是「永恆不變的」,這個意思並不代表說祂的生命已經被限定住了或是意味著完全消極的意義,事實恰好完全相反,祂是非常活躍無所限制,而且是充滿生命的,同時在祂內也享有最高的平靜、安寧及喜樂,很明顯地在祂無盡豐富的內涵中,保有圓滿的合一和一致性,因此天主所呈現出來的是不同形式的合一,因為祂就是極至的美善與和諧。
我們在任何受造物上所見到的完美,只不過是反映出來自天主內微小的美善而已,就如同我們見到黑夜中皎潔的月光,只不過是看見了來自炙熱太陽強光,照射在月球表面所發出的反射光罷了;反觀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完善德行,也是來自於天主聖神所給予人類理智與意志的光亮,所呈現出來的效果。
天主內在的生命:聖三的奧秘
天主三位一體的道理是天主教信仰的根基,就算人有限的頭腦和理智,可以了解天主一部份的智慧,但是仍然無法完全明瞭天主無以言喻的內在生命,另外天主藉由啟示向世界揭示,天主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及聖神的超性真理,在聖經中有多處記載天主三位一體的具體呈現,這三個不同的位格屬於同一個天主,每一個位格不只是部份的天主而是完全的天主,而且每個位格是分別存在著。
我們無法完全理解這項真理,是因為人們有限的智慧不能參透這無限的天主,而且所有的受造物都是有限的,這是天主教信仰最深的根基,也是必須嚴格信守的超性奧祕,天主自己將這真理啟示給我們,全然地教導我們這項事實;直至目前人的智慧仍然無法完全體驗,就算天主自己嘗試解釋給人類,人類有限的智慧也無法完全了解,於是天主則藉由天主聖子耶穌基督;即天主聖三的第二個位格,藉由童真聖母瑪利亞取了人形來揭露這項奧秘。
在談論到這項奧秘時,我們深感在人世間最適切的言語,都變得無法充分的詮釋這項奧秘,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以優美且意蘊深厚的表達出聖三的奧秘:「我們的天主,在祂內最深切的奧祕中,並非單獨的而有如一個家庭,因為祂本身包含有父親的地位、父子的關係以及維繫這個家庭的本質就是愛,這份愛在這神性的家庭中就是天主聖神。」( 1979年1月28日講道)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解釋聖三位格的合一與區別,我們可以試著如此解說這個奧秘:「聖子是聖父完美的肖象,聖父非常而且完全的了解自己,而這項知識就是與聖父不同的位格—聖子(然而人本身的知識,並非另一個位格,而只是自己的一種想法而已,仍然包含於一個位格之中。)聖父與聖子間的愛是如此的完美,這份完美的愛也就是有別於聖父及聖子的位格-聖神,雖然聖子聽命於聖父,祂卻不是聖父的屬下,也不是聖父所創造的,祂就如聖父一樣是永恆的,聖神與聖父、聖子的關係也是如此。」
人歸向於天主
對人而言與自己關係愈親密的人,我們對他的感情和瞭解也愈深切,我們與天主的關係也是一樣,若是我們不了解天主而要去愛天主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也知道只有在天主內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因此人歸向天主的首要條件就是應該尋找、親近和瞭解祂。
天主賜予我們智慧雖然有限,因此我們無法完全地理解祂,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運用有限的智慧來認識祂,然而要獲得天主知識的首要條件就是「謙遜」,一個人若完全的歸向天主,卻表現出一種自滿自傲的愚蠢行為,這會使他完全失去光照,因為天主喜愛親近謙遜呼求祂的靈魂。
當我們臣服於對天主有些許的認識和意識到祂的偉大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們確實已經開始瞭解一些有關天主的事情了。」由於我們了解祂的偉大和對祂的服從,因而由心中產生對天主〝最基本〞的尊崇,就是一種「謙遜的態度」。」
我們不應該單純地為理智的好,而試圖更了解天主,然而主要趨動我們的力量,應該為了光榮祂和愛慕祂,就如真福施禮華(路:782)所述說:「你怎麼敢用天主所給你一點智慧-你的才智-去做不為光榮天主的事。」為此教會一再的教導我們:「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如果你自知是屬於天主的人,你會了解個人的思、言、行為的動機在於光榮天主在萬有之上,而非渺小的自我,我們的一切「良善與美好」都是來自於天主,所有的一切都是憑白得到的,除了那些原本植根於我們內在,由於原罪的結果所產生的惡以外,沒有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因此有什麼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呢!。
我們崇敬天主的態度,不會使自己受到貶抑或使人與天主疏離,反而是為真正的顯示人類原本的尊嚴,人的行為若不依此為依規,反而才會降低自己的身份,天主自己藉聖保祿的口說:「他們雖然認識了天主,卻沒有以祂為天主,而予以光榮或感謝,而他們所思所想的,反成了荒謬絕倫的,他們冥頑不實的心陷入了黑暗,他們自以為智者,反而成為愚蠢的,將天主的光榮改變成歸於可朽壞的人、飛禽、走獸和爬蟲形狀的偶像,因此天主任憑他們隨從心中的情慾,陷於不潔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因為他們將虛妄變作天主的真理,去崇拜事奉受造物,以代替造物主,祂是永遠可讚美的阿們!」(羅:一,21-25)聖保祿的這段話,不只道出了人類真正價值的所在,以及人類因為自以為是的心態,而違背了天主的旨意,因而降低了天主在創世之初,給予人類貴為萬物之靈的地位。
當我們的生命走到盡頭,藉由天主所賜的恩寵及對天主忠實的回覆,我們必然確定能夠到天堂面見天主,若是在現世生活中天主已經將祂的真、善、美滿足了我們所有的渴望,然而我們對天主的認知仍然是不完全的,但是當我們面對祂的臨在和「面對面」的瞻仰祂時,那將會是什麼樣子的情景呢?以我們有限的理智是無法瞭解的,就如聖保祿所說(格前十三:12-13):「我們現在是藉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的觀看了。我現在所認識的,只是局部的,那時我就要完全認清了,如同我全被認清一樣,現今存在的信、望、愛三德,但其中最偉大的是愛德。」也就如聖若望所說(若一書三:2):「可愛的諸位,現在我們是天主的子女,但我們將來會如何還沒有顯明;可是我們知道一但明顯了,我們必要相似祂,因為我們要看見祂實在是怎麼樣。」在世上得到真理而滿心接受又付諸於實行的真有福氣,他們實在堪稱天主的好子女,這段話的詮釋,不只告訴我們要如何善度現世生活,也讓我們知道只有歸向天主,才是我們所要到達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