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孟德神父(Fr. Charles Belmonte Lopez)專欄
https://charlesbelmonte.blogspot.com/

天主沒有忘記你

民國八十九年元月二十三日早上沒有什麼特別,起床後作了默禱後就和內人及女兒至永和堂參與主日彌撒,彌撒中張神父(副主教--記得張神父不喜歡教友這樣稱呼他)說了一則取至西班牙雜誌上記載在鄉下所發生的小故事,真實與否已不可考:在西班牙鄉下一個純樸的小村莊裡,全村都是天主教徒而且生活平實,然而在一段日子裡村內出現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至那時起全村的年輕男子,因為她的出現而神魂顛倒且不守本分,村長見狀認為茲事體大,因此邀集了村內年長者一同開會商量應當如何處理這件事,最後會議結論是為維持善良風俗,決定將女子驅逐本村,執行之後村莊又恢復了平靜。

過了一段時日村長在村子口散步時見到女子衣衫襤褸,面目憔悴的來到他面前說:『我由於所犯的罪,雖然已告了解也發了上等痛悔,但無法彌補過去所犯的罪,只因我每天晚上睡前都念一串玫瑰經,藉聖母的轉求,使我尚未潔淨的靈魂仍在煉獄之中,由於天主的仁慈垂允了我到您這兒來祈求村民的代禱,因為我已無法為自己作補贖了。』

村長聽完不疑有他就馬上召集村民為她祈禱和奉獻彌撒。幾天之後村長依照習慣又在村口散步,見女子恢復過去美貌的儀態來到面前說:『由於村民熱心的代禱和天主的仁慈讓我來到您的面前,感謝村民們慷慨地相助,如今我已在天堂獲享永福了。』

雖然是一則小故事確有相當的啟發性,其中談到罪過、隔離、悔改、諸聖相通功、煉獄、天主仁慈的寬免和天堂,彌撒後一直回味著這則故事。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8.06.26主業團創辦人真福施禮華過世二十三年紀念彌撒

作者:林豪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9.06.27真福施禮華逝世二十五週年彌撒

作者:林豪

八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日為紀念主業團創辦人真福施禮華逝世二十五週年於華山堂舉行彌撒祭典,由 狄剛總主教主祭及八位神父共祭,參與者包括主業團會員及各堂區教友約一百多人,彌撒中由主業團女生(德鄰)中心會員帶領獻唱聖歌,禮儀莊嚴而隆重。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01.25慶祝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列聖感恩彌撒聖祭

作者:林豪

為慶祝主業團創辦人 聖施禮華於九十一年十月六日,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聖伯鐸祿廣場列入聖品,因此於一月二十五日早上十點,在華山天主堂舉行感恩彌撒聖祭,由台北教區狄剛總主教主祭,台中教區 王愈榮主教,主業團東南亞區域副監督 羅瑞文蒙席、謝宗茂神父、馬維禮神父共祭,陪祭神長包括:華山天主堂主任司鐸金毓瑋神父、王若瑟神父、賴甘霖神父及許德訓神父,彌撒中由木柵天主堂唱詩班領唱,參與者包括:主業團會員、協助人、朋友、本堂及其他堂區教友約一百多人,彌撒莊嚴而隆重。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姻的價值觀

 

寫在前面在進行親子教育的活動時,每對夫婦誠懇的分享彼此間的經驗,供大家參考及學習,雖然我們不做個案討論,但為不使討論活動成為夫妻間彼此指責的情況,但難免仍會將個人認為棘手的問題提出討論,而由其他夫婦提出經驗及意見分享,這方面最好做到每對夫婦間彼此的關懷與協助,且不只是他(她)的問題,因為夫妻關係是不可分離的,給彼此一些尊重,營造更多的喜樂,藉此與大家分享,也希望任何一對夫婦有心得都可以書信的方式透過Email與大家分享。這是屬於大家的園地,需要我們一同努力,使它成長茁壯。

這個題目看起來有些嚴肅,但對於相戀的情侶及即將步入禮堂走向紅毯另一端的婚姻新鮮人,或是婚後屬於婚姻團體的正式成員,皆有相當的影響。婚姻的神聖,不僅是天主教的觀念,對於非教友來說婚姻的意義,應該也是要合乎自然律的。所謂自然律就是因愛結合,結合的方式是一對一,且是二者相融不可分離的,此乃婚姻基本的精神。目前社會上及國際間由於婚姻價值觀的錯亂,產生單親家族、離婚、同居不婚等問題,又由於對婚姻目的不清楚,產生墮胎、避孕、同性戀及一些違反倫常與道德觀念的種種行為,對社會的基本結構-「家庭」造成相當大的威脅,使家庭處於不安的狀態下,子女也無法得到健康的成長環境,雖然這些社會現象實在令人寒心,身為中間一份子的我們,應極積將正確的家庭觀念生活於我們家中,甚而影響周遭的朋友。

婚姻的目的,基本上是由「愛」為出發點的,二性相互的吸引,希望將自已的生活及擁有的一切,無私的與對方分享,這是婚姻原始的源頭,就如創世紀第二章1825節所言:『上主天主說:「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似的助手,......」上主天主遂趁人熟睡,當他睡著了,就取出了他的肋骨,形成了一個女人,引她到人前,人遂說:「這才真是我的親骨肉,她應稱為「女人」因為是由男人取出的」為此人應離開自已的父母,依附自已的妻子,二人成為一』。由此可知男人與女人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女人本是男人身體的一部份,是親骨肉,結合之後則不可分離,而且是一個整體沒有彼此之分,男女生在婚前,通常要經歷一段,或辛苦或甜密的尋覓過程,終而達成心願互許終身,跨越婚姻的門檻之後,就進入了另一個階段,與戀愛期已大不相同。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第五章2233節,對婚姻的神聖亦有所述,且將婚姻比喻做基督對教會的愛,基督為建立他的教會,願意拋棄祂尊為天主子的地位,降生成人與人共處,以最卑微的方式來到世上,和人一樣簡樸的過了三十三年,為何如此?祂大可選擇任何方式,但卻取得了奴僕的形象,且以最慘痛的方式為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再光榮的復活,建立祂的教會,傳給現在的我們,這就是給人類的果實。這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很好榜樣,在祂的一生,祂非常清楚本身的角色,沒有高姿態、沒有炫耀,為了實行天父的旨意,完成所派遣的工作,相信接受婚姻聖召的我們,同樣也接受這樣的使命。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婚姻中的溝通

前言

1.          在家庭與社會之間的影響課程中,我們了解到家庭如何成為社會的基礎,現在我們所要談到的是家庭的基礎:婚姻。我們必須提出過去課程中所提到的一些想法,由「人的由來」概念下和「如何陶成子女」的結論中,提出很多相同的方式,有助於更容易了解夫婦彼此之間的關係及溝通,在本課程中並沒有很多的新觀念,目的在於加深我們原本所己經了解道理,使我們從中獲得強而有力的力量,使我們的婚姻生活更能符合天主的計劃,目的是要我們切記在自然法則中,男女間的婚姻關係應該是永遠的,其中還有更重要的力量,這力量來自於天主的恩寵,因為婚姻是一件聖事同時也是一份聖召。

2.          對基督徒而言,婚姻不只是一個社會制度,更不是為了彌補人性本身的弱點,婚姻是一項超性的聖召,藉著天主給予此聖召的光照及力量,使我們得以在婚姻生活中超越各種的困難,如果我們相信在任何困難中,天主一定會看顧著,那麼大可放心天主一定會助佑我們,如此事情就變得較清楚和簡單的多了,所以重點就在於無論是與配偶或子女相處,絕對不要失去天主光照的指引。

3.          每個人的最終目標就是-聖化自已-在結婚前及婚後都是繼續一樣的生活,而且夫妻應該在他們婚姻生活中,忠實的滿全聖化他們的責任,在他們本身及子女間實踐愛德,對已婚的人們而言,他們奔向天國道路各有一個名字,對丈夫而言這名字就是他的妻子,對妻子而言這名字則是她的丈夫;所以配偶就是我們成聖的道路。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氣氛

作者:林豪

一、         家的概念

家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延綿人類種族,也就是說婚姻的主要目標,就是要生育及教養子女,人無法出生後依賴自己的力量,達到生活的目標,他需要父母給予物質及各方面的陶成與關懷,所以家庭的使命是不可取代的,自然地,一個新生命來到世上,他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團體及各種年齡層次的成員,就是在家庭中,而且家庭也是使子女受基督化教育的第一站,這份成全的教育,為使他們日趨成熟及達到最終的目標「天主」,做為父母的生育子女,使他來到世界上,是件不易的事,這份生育的能力,就是分享了天主創造生命的能力,同時具有傳承的意義,父母則被聖神所召叫一同合作,好使他們的子女長大成人,且成為真正的基督徒。

二、         家庭的氣氛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家族之間的關係

婚姻生活不只是男女兩人之間結合,事實上是兩個家族間的結合,這一來人數一增加,問題也相對的多了起來,大致可分成與晚輩的相處,與平輩的相處和與長輩的相處等情況。因此在婚前我們就該做好心裡準備,不只對另一半要有所了解,對他的家人也應有所認識,這並不全然如俗話說考慮「門當戶對」,而是要為將來預設情況,兩人能討論出一些對策,如對方家人的喜好,特殊習慣或是否要和家人同住等問題,凡事先入境問俗,才不致於有丈二金剛之苦。

  兩家族間的相處,事實上和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情況,是相類似的,重要的在於彼此的尊重,尊重對方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及信仰等,無論在平輩及長輩之間都應該如此,如果所接觸的家庭是明智開通、習慣及信仰相近,實為萬幸,相處起來自然比較容易,但如果所遇到的家庭在習慣、信仰上相差甚遠,自然在言行舉止上必須敏銳,而且反應適度,但有時卻又必須裝聾作啞,例如當想法差距很大,一時無法溝通或感覺到情況緊張時,最好是裝聾作啞,似免情況惡化,但最重要的還是夫妻間的想法及作法要一致,當自己發現另一半情況危急時,應主動出面為其化解,家人發現兩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互相提攜,自然會給予相當的尊重與肯定,所以夫妻之間感情的核心是十分重要的,必須是非常堅固的,這樣才能不被外物所攻破,當然這還是回到,夫妻間本身感情的培養與磨練,終究達到金石般堅強。

  當發生與丈夫家人溝通有問題時,若能即時協調,且由丈夫主動協調或二人討論後以適當的方式,仍由丈夫出面協調是為上策,反之與妻子家人溝通有問題,亦由妻子出面協調,當然在有喜事或該有好的表現時,也盡量讓另一半來表現以爭取好感,例如今天是公公生日,就由媳婦出面送禮物、說些祝福的話,以增進感情;切記絕對不要和對方家人有所衝突,寧可先吃眼前虧,回家後彼此商量對策再做出發,衝突之後要再做彌補實在就太難了,在家人面前應多給另一半鼓勵、多說好話,這也是明顯愛德的表現,如果家人每次都聽到你的讚美,對你們自然會很放心、很平安,但如果每次看到都是憂心忡忡,也就實在不好了,當然感情是無法假裝出來的,可以裝一時不能裝一世,因此彼此間情感的培養與磨練也就十分重要。

對於長輩應該有相當的體諒,父母生我、養我實在不易,應盡可能尊重體諒,父母的言談多半來自於他的教育、生活環境、經驗與成長的方式,當然經驗之談不見得與新的一代完全相同,長輩的教訓可做為我們的參考,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合乎信仰、倫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應該不會偏離正軌太遠,長者的習慣通常是根深蒂固實難改變,如果不會有重大的影響,就盡可能接受,若能技巧的規勸當然很好,若不能就放在家庭的祈禱和克苦中,雖然不會即時見效,但一定有效,因為工作的是天主。要改變別人或環境很難,要調適自己去適應別人及環境要來的容易些。

我們發現上一代的優點,一定要繼續的傳承下來,好的要讓它更好,但看到不好的缺點,在這一代就要終止它,不要遺害後世,當然應該要盡可能的將心比心,事出必有因,很多時候問題的結果和人的個性與習慣有關,看到別人的缺點也先反省自己是如何,時常照鏡子端正衣冠者,自然儀表端莊;常反省修身者,自然德行日增,凡事不去計較的人,容易得到快樂,知道如何原諒他人的人,容易得到平安,以一顆豁達的心面對痛苦,痛苦成了生活的滋潤,快樂的泉源,在痛苦中使自己更堅強,在犧牲時忘記自己,當心中的自我消失後,真正的快樂才會泉湧出來。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RAYER TO MARY

向瑪利亞祈禱

 譯者:林豪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的由來,談兒童性教育

                     August, 95    

壹、前言

台灣社會對青少年的性教育可說是十分貧乏,然而社會上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卻一點也不保守,通常父母一談性教育則色變,不知如何談起,在筆者國中時期,健康教育課本中有二個章節內容講述男人、女人的生理構造等課程,當時同學都很好奇的想上這堂課,結果上課的女老師年齡約四十幾歲,要同學自己自修,有問題回家問爸媽去,一踼就將問題踼回給父母。由於性教育的無法落實,無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無適當的方法教導孩子有關性知識的正確價值觀及態度,因此造成社會上青少年的犯罪問題,層出不窮,值得父母引以為鑑。 

一.性教育應該在那裡開始,何時開始:

性育應該由家庭開始,然而一般父母的態度多半是閉口不談,迴避或認為他們將來長大自然就會知道了,事實上卻沒有想像的那麼自然,孩子性知識來源大都來自於同學或朋友,因此社會問題及家庭問題也由此而來,主業社團創辨人施理華蒙席建議:「性教育的傳授應建基於父母與子女間,深厚的友誼基礎上,父母應降低身份,設想孩子的地位與情況,來與他們相處,如此子女才容易開朗坦誠的,將他們所遭遇到的問題說出來,父母也就可以自然的將生命起源的真理傳授給下一代,所以性教育教授的責任,自然的落在父母的身上了。」 

二.歐美國家提出的數據資料: 

根據歐美國家報導所提出的總計數字指出:

(一)孩子們對生命的由來,在何時了解:

女孩30%在七歲時了解

男孩大部分在十歲時了解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