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耶穌基督

第六課 耶穌基督

作者:林豪

2023.10.05第三十六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

舊約時代人類的情況

當天主完成祂非凡的創造之舉後「天主看見了祂創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131)但是,由於亞當及厄娃所犯的罪,破壞了整個的和諧,邪惡帶入了世界。

從此之後,人類由於原罪的結果,有了邪惡的傾向,人類犯罪的情況,就更加惡化了,而且我們所受的痛苦,無論是來自於自己本身的,或是其他人的缺點,都是所有邪惡趨勢的結果。例如說:不公義不是自己產生的,而是因為由人所造成的,或是由於行為的疏忽,所造成的,許多邪惡的發生也是相同的情況。

無論如何,罪所產生最糟糕的情況,不在於邪惡所帶給我們的痛苦,而是在於得罪了天主,馬上產生的結果,就是:與天主分離,使我們無法獲得我們的終向,也就是永遠的福樂與幸福

人性的邪惡是無法逃避,這種無助的情況;以及這樣地觸犯了天主,不可能挽回的,以至於無法恢復所失去的恩寵。因為恩寵是無價的,所以觸犯天主,是多麼嚴重的情況啊!祂並沒有創造任何的力量,去彌補它,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將我們由敗壞的情況中,提升起來。

如果有人得罪了我們,我們會如何做呢?原諒他、寬恕他?還是直覺地祝福他,出門就,這些都是人性的反應,但不是道理課教授的範圍。天主面對人的犯罪與悖逆,祂是如何做的呢?

基督、天主和人

原祖犯罪之後,天主並沒有減少對人類的愛,祂決定要使我們脫離敗壞的情況,而且原諒我們重新賜予我們恩寵凡事只要出於祂的意願,就能成就。但是,祂對我們的愛遠超過這一切,祂為了讓我們獲得寬恕,自己降生成人:「天主既然愛了這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3:16)事實上,祂以最明確的方式,來證明祂的計畫,同時著實地表現出「天主是愛」。(若一114)

藉由祂無限的力量,祂所行的一切,並不是人所能瞭解的。天主聖三的第二個位格,天主聖子,祂結合了天主性與人性,和我們一樣,擁有肉體與靈魂(若:114)。

這樣結合的結果,並不是一個存有,擁有兩個位格,其中一個是天主另一個是人,而是兩個本性存在於一個位格天主聖子的神聖位格。藉由祂,在原本天主與人類之間的鴻溝,建立了一座天主性與人性之間的橋梁

整個歷史的中心,就是聚焦在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這件事實上,祂並不只是一位超凡的人,也不是天主擁有人的外表,更不是神、人參半的神秘存在體,而既是真天主,也是真人。這種天主性與人性,存在於同一位格的情況,是非常特殊的,並不是我們所能瞭解的,這也是我們信仰中的一項偉大的奧秘,也就是聖言取得血肉的奧秘

聖施禮華說:見到耶穌,會瞭解整件事情是一項奧秘,我們必須以信德,來接受這項奧秘,以信德眼光,深入地探究它,我們必須具備一個屬於基督徒的靈魂,這需要擁有謙遜的態度,才能夠做到。

我們不要試圖自己有限的想法人性,來做解釋,因而削減了天主的偉大,讓我們嘗試去瞭解這個奧秘中,隱而不見的部份,因為它是引導人們生命的光亮。」(基督剛經過,13)

藉由耶穌基督的降臨,清楚地告訴了我們一件事,在現世有限的事物中,無法尋找到我們所要追求的最後目標,而是要依賴與天主的合一,才能達成的。因此,那些不認識耶穌基督的人們,他們只思及個人需要,就有如動物一樣,尋求著自己肉體上及物質方面的快樂,這樣的行為與動物無異。

相反的,我們應該能夠經由耶穌基督的榜樣,可以瞭解到,我們應當有更高的渴望,就是要使自己與天主合一,「你們該思念天上的事,不該思念地上的事。」(哥3:1-2)

耶穌的誕生

在人類的歷史中,很自然的會將焦點,放在曾經發生過最重要的事上:就如天主聖子取得人形,降生人間,就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因此,我們以「基督降生之前」(B.C.)及「基督降生之後」(A.D.),作為計算公元年數的分界。

然而主耶穌來到世界上的目的,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成四點:

(一)祂要親自向世人揭示天主的真理。

(二)祂要以自己為榜樣教導世人如何生活。

(三)完成舊約中的預言默西亞救贖人類的使命

(四)建立教會。

天主聖子取得人形,誕生在巴勒斯坦,距離現在已是超過2023年以前的事了,在基督尚未誕生以前的好幾個世紀,已經有一些先知,早就正確地宣稱將要發生的事:「因此,吾主要親自給你們一個徵兆,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厄瑪奴耳。」(依7:14)救世主的母親是一位貞女,而且祂要誕生耶路撒冷附近,一個叫做白冷的小鎮上(米5:2)。

天主所揀選這位貞女,就是童貞聖母瑪利亞她是唯一因為天主的特殊恩寵,在受孕時未受原罪污染的人,因此,教會稱她為「始胎無染原罪者」,也就是說在她懷孕時,就沒有受到原罪的污染

她原已被許配給若瑟,若瑟是位義人,也是達味聖王遠親的後代,而且在他們一同生活之前,瑪利亞就因天主所差遣的天使來報喜,而懷了身孕,將成為救主耶穌基督的母親,當時在天使為她解釋原委之後,她馬上回答:「願禰的旨意在我身上完成!(FIAT」(路1:38)她為了天主的旨意,而完全地犧牲自己,就從那時起,就如聖若望所記載:「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1:14)

當時候到了,耶穌嬰孩以極為神貧的方式,誕生在白冷,祂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將祂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裡,因為在客棧中為她們沒有地方。」(路2:7)童貞聖母瑪利亞以貞潔地方式受孕,沒有男人的介入,由於天主所給予的特權,所以依然保有貞女之身,在她生產的過程及生產之後,也同樣地保持原有的童貞,因此她是貞女也是母親

當嫉妒侵蝕你時,呼求瑪利亞-白孟德神父

早上來到葡萄園的工人嫉妒後來者。嫉妒是一種悲傷,一個人看到別人的幸福而感到悲傷,認為自己的卓越因此而被減弱。「因為你快樂,我才悲傷」或「因為你悲傷,我才快樂」

如果不消除嫉妒,會導致仇恨,詛咒對方,渴望他死去或其他邪惡的思想。嫉妒會產生仇恨、抱怨、誹謗、因鄰人的不幸而喜悅、因鄰人的富裕而悲傷。

嫉妒也會產生怨恨。人們會嫉妒某人的特質,例如:智力、才華或魅力等。他們羨慕對方的身高、體格、性感、能力或其他身體的特徵。他們甚至會嫉妒他人的神修品質,例如:他們的信德、他們的望德或他們的愛德。因此,他們會貶抑對方的優點,或是誇大對方的缺點。

矛盾的是,嫉妒只會傷害嫉妒者;它不會傷害對方。它就像一條蠕蟲,吞噬著嫉妒者的心。

但是嫉妒的根源是什麼呢?—撒旦。《智慧書》說:「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才進入了世界;只有與他結緣的人,纔經歷死亡。」(智慧書2:24) 這像是被澆一盆冷水,不是嗎?當我們屈服於嫉妒時,我們就與魔鬼結盟,反對天主和所有天主所愛的人。

為了對抗嫉妒,我們必須培養慈愛的精神,欣賞他人的特質。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人必須要意識地、藉由我們的自由意志,來決定光榮天主。

如何才是一位謙遜的人呢?—他不是任何激情的囚犯。憤怒、虛榮、嫉妒或怨恨等,都不能困擾他。還有什麼比一位沒有這些激情的人,更偉大的呢?

相反的,驕傲的人則受到所有一切的宰制,就像爛泥裡蠕動的蠕蟲一樣。嫉妒和憤怒不斷地折磨著他的靈魂。那麼,誰比較偉大,是那超越自己的激情的人,還是成為激情的奴隸呢?

然而,如果誘惑之風掀起,如果你身處苦難的礁岩及淺灘之中,請凝視那顆星,呼求瑪利亞。如果你被驕傲、誹謗、野心或嫉妒的浪潮所困擾,請注視那顆星,呼求瑪利亞。如果憤怒、嫉妒或慾望的浪潮衝擊著你靈魂的小船,注視瑪利亞。讓她的名字永遠掛在你的嘴邊,讓她的思念永遠在你的心裡。為了因她的代禱而獲益,不要忽視她美德的榜樣。

 

2023.10.25第三十七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

聖母領報

聖母瑪利亞的一生,與耶穌基督的一生,是密不可分的。「聖母領報」-永遠是最美麗的故事,童貞聖母瑪利亞,在天使加俾額爾向她報喜時,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少女,她和若瑟剛訂了婚,還沒完婚,此時天使來報喜,所以要未婚懷孕生下救世主,如果妳是聖母瑪利亞,妳會怎麼辦呢?還沒結婚,什麼都沒有,如果被人知道未婚生子,會被石頭砸死的。

那麼聖若瑟又會有什麼反應呢?如果我拒絕天使會有什麼後果呢?這位天使是在和我開玩笑嗎?如果這孩子是可祝福的,怎麼會發生這麼多的事情呢? 

由於聖母的信德及慷慨,讓救恩得以成就,古聖先賢都在等待著這一刻,終於見到救恩的來臨,天主的計畫和人的想法,有如此大的差別啊!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工具,都在祂永恆的計畫之中,童貞聖母瑪利亞,是我們「人類的母親、聖神的淨配、基督之母、天主之母」,所有的恩寵都來自於她,所以我們感謝天主,賜予我們這樣完美的母親。〔1〕 

巴倫主教說: 天使對她說:「萬福瑪利亞(Ave Maria),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如同天使曾顯現給在歷史中,其他的人們一樣,在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有著相同的反應,瑪利亞感到驚惶不安,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妳將懷孕生子,並要給祂起名叫耶穌。」(路1:30-31)當時,她在思考著,這件事怎麼可能發生呢?因為她還沒有結婚,天使解釋說:「聖神要臨於妳,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妳,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路1:35) 瑪利亞答覆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罷!(FIAT!)」天使便離開她去了。(路1:38)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瑪利亞就是「新的以色列」,在舊約中有許多人,當他們被天主召叫時,他們會從天主面前逃走,拒絕天主的召叫(約納先知)。然而,瑪利亞服從了天主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聖經劇曲的本質,就從這次的會面中精煉出來的,讓我們看到天主本性的呈現,是非常優雅地,以「非暴力」的方式來邀請所有的人。

在許多傳統的神話故事中,當眾神介入了人類的事務時,祂們會以非常暴力的、干擾式的、是以一種強迫的方式介入;然而,在聖經故事所呈現出的方式,是完全與這種方式相反的。

瑪利亞被邀請,甚至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她是被天主的使者,所取悅了,她的自由及尊嚴獲得了尊重,她的好奇心,受到鼓舞,我們在瑪利亞身上,看到一個人的滿全,教父們渴望將瑪利亞看作「天主之母」,而厄娃則是「眾生靈之母」

就在這決定性的時刻,厄娃卻摘下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子,屈服於獲得天主榮耀的誘惑,為什麼天主禁止人,吃知善惡樹上的果子呢?難道是因為,祂嫉妒人類的繁盛嗎?當然不是,事實上很明顯地,是他們聽信了蛇-說謊者之父-的建議;魔鬼永遠是我們在今世間最大的敵人。

天主賦予原祖父母完全的自由,以便統治樂園,這也象徵著,天主希望他們能獲得完整地生活。亞當及厄娃在天主樂園的角色,喚起了人類在各個領域的活動及成就,從運動、政治、哲學到藝術及科學等,那麼為什麼要有禁令呢?因為,天主要我們自由地與祂彼此相愛。

當兩個年輕人相遇,而真正地彼此吸引時,他們會彼此打量對方,他們會彼此分析、研究及評估,他們評估的結果,會生活出來,至少在過程中,會經過這樣的考量,他們才會開始戀愛了,如果他們修成正果時,就會彼此交付,建立一個家庭。

在我們最終所有的成就,我們必須要讓自己臣服於天主,這就是瑪利亞,自稱為「上主的婢女」,因此,聖母的服從使她成為了「天主之母」。雖然,她無法一瞥這些事情完整的意義,但是她的服從,逆轉了厄娃的背命,因此,在中古世紀時,人們想像這位「萬福!(Ave)」,由天使所說出的「萬福!(Ave)」,正好是「厄娃(Eva)」,將字母拼音顛倒過來。

神學家巴爾塔薩(Balthasar)說:「在教會生活中的所有形式,都是來自於瑪利亞的典範,以『FIAT』這樣的態度,『願照祢的話,在我身上完成!』她全然地接受了天主的旨意。」

在西方教會,對瑪利亞產生了強烈的關注,起因於12世紀的聖博爾納多,因為他所帶來的覺醒,所有的主教座堂,都以Notre Dame聖母為主保,它們都是以聖母為名的教堂,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人說是因為歐洲變得更文明、更溫和了。所以,這樣的女性氛圍,才開始崛起的,但是我們都知道,聖母瑪利亞一直都在那裏,她被記錄在聖經當中呢。

教父們對將瑪利亞當作「新厄娃」的觀點,非常感興趣,所以她一直是被關注的對象,我們認為瑪利亞是「天主之母」,這是一件毫無疑問的事實。這件事情,總是非常引人入勝的,天主竟然變成如此謙遜,以至於擁有了一位具有人性的母親,如果耶穌有母親,那麼必然會有堂兄弟及祖父母,我們認為這是為了強調,道成肉身的事實及重要性,天主真實地成了具有血肉的人,就如我們所說的,藉著瑪利亞仁慈與溫柔的合作,她成為了我們所有人類的辯護者。〔2〕

瑪利亞及熙雍

巴倫主教說:瑪利亞是在救恩史中,具有關鍵性的角色,因為她是舊約與新約之間的橋樑。沒有任何神聖的建築物,能比法國的沙特爾大教堂〔3〕,做為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聯性,更好的典範,而這座主教座堂,是奉獻給聖母瑪利亞的,但是奉獻一詞,無法詮釋這全部的意義。

我們參考亨利.亞當斯的名著「聖米歇爾山與沙特爾大教堂」,就可以了解到,在中古世紀這樣的大教堂,不只是奉獻給聖母瑪利亞作為她的居所,而是代表著聖母身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7%89%B9%E5%B0%94%E4%B8%BB%E6%95%99%E5%BA%A7%E5%A0%82

主教座堂的後殿,對應著聖母的頭,偏堂(也就是耳堂)是她的手臂,正殿是她的身體,這個像「迷宮」似的,以圓形設計出的蜿蜒路徑,正位於正殿後方三分之二的位置,也就是子宮的位置。

我們看到沙特爾大教堂西側的玫瑰彩窗,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華麗的彩繪玻璃窗之一。它的尺寸及周長,與教堂地板上的迷宮相同,當陽光在適當的位置時,窗戶上的顏色,將完美地投射在地面的迷宮上,這也就是說明了,道成肉身的受孕方式,就像是天光照射入貞女的子宮中一樣,這樣協助我們以另一個角度,更深入了解這項奧蹟,瑪利亞就是「熙雍」,就是「以色列」,她是眾多選民中,所有偉大角色的總結,天主在數世紀以前,就已經準備好了,來接受祂的「聖言」

聖母是亞巴郎的女兒,亞巴郎是第一位,以信德聆聽天主召喚的聖祖,她就好像依撒格的母親—撒辣、撒慕爾先知的母親—亞納及三松的母親—瑪諾亞的妻子一樣,懷孕了舊約中的聖祖、先知與民長;因為她出人意料之外地懷孕聖子,她有如依撒意亞、耶肋米亞及厄則克爾一樣,這些偉大的先知們,都期待著默西亞的到來,她是「約櫃及聖殿」的滿全,因為,她以最實際的方式孕育聖言。

聖母就像「聖詠、智慧篇及箴言」的作者,她就如聖路加所說的一樣:「將一切默存於心。」瑪利亞就是最完美的以色列,忠實、耐心、仔細地聆聽天主所說的話,並且「迅速地回應」天主的旨意,很有趣的是,將「急速」這個詞用在瑪利亞身上,聖路加告訴我們,在聖母領報之後,瑪利亞「急速」往山區去,以色列時常過於遲緩地回應天主,而且不斷地犯錯,但是瑪利亞很快地就動身了。〔2〕

筆者認為,聖母瑪利亞確實了解,要如何執行天主的旨意,聖母由天使口中知道: 「且看,你的親戚依撒伯爾,她雖在老年,卻懷了男胎,本月已六個月了,她原是素稱不生育的,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路1:36) 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拜訪聖婦依撒伯爾,其中一定有她的原因,在此歸納出以下三項:

首先,應該不只是福音中文字上所了解的,聖母只是因為關心她表姊依撒伯爾的情況,想要去協助她。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聖母只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如何知道要怎樣哺育小耶穌呢?所以,她來向依撒伯爾學習,這是最好不過了,而且她的秘密,絕對不會被其他不相關的人知道。

其實更重要的是,聖母受到天主這麼大的恩惠,她要如何與他人分享呢?一定要找一位有同樣經驗的人,才能夠了解她內心的感受,所以,依撒伯爾就是最好的人選,她可以完全了解聖母的心情,因此在路加福音中紀載著,聖母和聖婦依撒伯爾,如何互相傾吐內心的喜悅,而且依據聖傳,此時,聖若翰在依撒伯爾的腹中歡喜踴躍,他的原罪也因此獲得了赦免。

從這裡我們不難想到,天主的計畫是如此周密,連聖母要學習及傾吐的對象,都為她準備好了。因此,如果當我們遭遇到任何的神祕經驗時,不要到處嚷嚷,要找一位有經驗的人或神師,述說自己的經驗,以免被別人認為,我們是頭殼進水了。

巴倫主教說:在迦納婚宴上,瑪利亞轉身對僕役,以一種以色列每一位先知、經師及長老的語調說:「祂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2:5)這句話,是她在所有福音中所紀錄的最後一句話

有人認為在天主教會中,有一種虔敬的方式,是有危險的,就是將瑪利亞描述成一種,過分地甘飴及多愁善感的樣子。因為在聖經中,她並不是一個真正多愁善感的角色,瑪利亞接受了天使的報喜,她是一位聰明機警的年輕女孩,意思是,她向天使提出了啟發性的問題:「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路1:34)

而她的誠實及聰明,受到天主的尊重,然後,她知道應該如何去執行,她急速往山區去拜訪她的表姊,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她在整個救恩史中的行動,是以這種勇敢與單純的態度。

所以,她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角色,她是一位堅強的聖經人物,她是遵行聖言,就是「新的以色列」,所以,將瑪利亞看成過度的情緒化,也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就如聖奧斯定所說的:「她是宗徒們的榜樣!她是第一位宗徒,所以說,她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2〕

Mary Did You Know? (瑪利亞,妳知道嗎?)

譯者:吳純瑜

瑪利亞,妳知道,妳的男嬰有一天會在水面上行走嗎?

瑪利亞,妳知道,妳的男嬰將會救我們的兒女嗎?

妳知道,妳的男嬰是來讓妳成為全新的人嗎?

妳所生的這個孩子,很快就會來拯救妳!

瑪利亞,妳知道,妳的男嬰將使盲人能夠看見嗎?

瑪利亞,妳知道,妳的男嬰將會以祂的手來平息風浪嗎?

妳知道,妳的男嬰曾走過天使踩踏的地方嗎?

當妳親吻妳的小寶寶時,妳就在親吻天主的臉龐!

瑪利亞,妳知道嗎?

盲人能夠看見,聾子可以聽見,死者能再度生活,

跛子會跳躍,啞巴會說出對羔羊的讚美!

瑪利亞,妳知道,妳的男嬰是所有受造物的上主嗎?

瑪利亞,妳知道,妳的男嬰有一天會統治萬國嗎?

妳知道,妳的男嬰是天堂的完美羔羊嗎?

妳懷中所抱著那個熟睡的嬰孩,是那位偉大的<自有者>!

瑪利亞,妳知道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i0dkthzI

2023.11.09第三十八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

耶穌是誰?

整部聖經就是天主救贖人類的救恩史,也就天主愛人的歷史紀錄,其實只要有人類存在的一天,這一部救恩史還會持續地記錄下去,舊約中的敘述及先知們所預言的救世主默西亞,完全指向新約中的核心:默西亞-主耶穌基督,這也是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就如同奧斯丁所說的:「新約隱藏在舊約裏,舊約在新約中顯露出來。」

然而主耶穌來到世界上的目的,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成四點:(一)祂要親自向世人揭示天主的真理。(二)祂要以自己為榜樣教導世人如何生活。(三)完成舊約中的預言默西亞救贖人類的使命(四)建立教會。我們若要了解天主對人類的愛有多深,我們就要去了解主耶穌本人,也就是要熟讀新約,因為新約是忠實地紀錄了主耶穌來到世界上所做的一切,及宗徒與門徒們在初期教會傳播福音的經過。

有人認為,主耶穌是一位極有影響力的人,也有人認為,祂是一位危險人物,更有人說:「祂一個狂人……祂為了愛而發狂!」(聖施禮華,十字苦路,6)因為祂的宣講具「煽動性」,主耶穌說:「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不與我收集的,就是分散。」(瑪12:30)祂要每一個人做出抉擇,不是接受祂,就是反對祂,耶穌要我們將自己的全部奉獻及託付給祂,祂不要我們有任何的保留;但是,在其他宗教的創始者的言論中,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4〕

作者說明,我們來看一個奉獻與交託的例子,聖熱羅尼莫出生於公元342年,是教會中最博學的聖師之一,聖人以希臘聖經為基礎,將其翻譯成拉丁文新約聖經,也同時修訂了拉丁文的聖詠集,在其晚年又直接從希伯來文中,翻譯所有的舊約經文。在十六世紀所召開的特利騰大公會議宣佈:「熱羅尼莫的Vulgate聖經,是天主教會內最真實,也最具有權威的拉丁文聖經譯本。」

聖人一生功勳卓著,但是,在他的自傳中毫不諱言的指出,自己如何奮鬥抗拒軟弱,甚至於隱居沙漠中,度著獨身生活。據說,聖人一直過著虔敬的祈禱生活,有一天在他祈禱時,耶穌顯現在他面前,對他說:「熱羅尼莫你有什麼可以給我呢?」聖人思考了一下,想到了自己一生的著作,應當是最好的禮物,就回答說:「主啊!我獻上畢生的著作好嗎?」耶穌說:「此非我所要!」聖人驚訝地苦思之後,再回答說:「主啊!我獻上所做的克己好嗎?」耶穌又說了:「此亦非我所要!」聖人自覺無可奉獻而答說:「主啊!我還能奉獻什麼呢?」主耶穌答說:「給我你的罪!」〔5

巴倫主教繼續說:基督宗教信仰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祂是天主子,整個信仰也就是聚焦於: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奧秘上,天主聖子取了人性,居住在我們中間,有趣的是耶穌基督降生的地方,沒選擇在偉大的文化中心,或是當時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或是雅典與巴比倫,而祂選擇了,在當時和現在都不起眼的地方:猶大的白冷城。

聖保祿宗徒形容主耶穌說:「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斐2:6-7)這個宇宙的主宰者,為愛我們而甘心情願的成為我們的奴僕,這件事看來像個笑話,或是奇異的情況,而且就真的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基督就這樣默默無聞地,生活在人群中間,在他三十歲以前的生活情況,聖經上幾乎沒有紀載,因為祂的義父聖若瑟是一個木匠,因此我們約略知道,祂也是一個木匠,祂不是猶太教任何教派的一員,不是經師、法利賽人或是司祭,祂可以說是個「平信徒」和我們一般的教友一樣。

但是,祂突然的在公元30年左右,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出現了,祂身為木匠開始在加里肋亞一帶傳教,以一種前所未見,而且是富有一種魄力,但是令人畏懼的方式傳教,解釋梅瑟五書(Torah)中的法律,這些法律那怕是對最具權威的經師來說,在當時被看作是最高的行為標準。祂還施行了治癒的「奇蹟」,並且具有掌控大自然的力量,在福音中告訴我們,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祂跟前來,而大部分的人只想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4〕

作者說明,「奇蹟」是甚麼?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是按照人性的邏輯去思考問題,例如說我們生病了,就要去看醫生,醫生依照他的專業意見,給予我們診斷結果,如果情況輕一點時,開個藥吃了就好了;如果情況嚴重時,就需要住院或開刀,然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才能夠完全康復。

但是,奇蹟的發生,就不是依照我們的思考邏輯來呈現的,也就是如同主耶穌基督一樣,祂所行的「奇蹟」就是如此,看到了病況,沒有經過治療的過程,病人就直接得到了治癒,因為,主耶穌就是天主子,祂是宇宙的主宰者,然而創造宇宙的自然律,只有天主才能掌握,只有天主才能任意地超越自然律,直接得到結果,因此「奇蹟」的發生,就是天主臨在的記號。

巴倫主教又說了:我們最擔心的是,耶穌的名字被世俗化了,例如說祂是個溫和的好人,我們可以了解祂,在道德方面的教導,就如同其他許多偉大的人物一樣,然後呢!

我們大概就會將祂忘記了,祂就好像是一般常人一樣,祂只不過是其他許多精神上的導師重現而已。如果這種想法的出現,就會毀了一切,在祂還在世界上時的一生,以及祂復活之後,耶穌都是一個讓人深感不安的人物,祂是一個具有顛覆性的人物。〔4〕

耶穌的生活

在耶穌的生命中,有三十年的時間和我們一般人一樣,在人群之間生活與工作著,而且與聖母瑪利亞和聖若瑟作伴,這個由三人所組成的聖家就住在納匝肋城中,祂和聖若瑟一樣是個木匠。

這麼長時間的隱居生活中,並非浪費時日,也不只是為將來的日子作準備,他們仍然有自己的目標,當耶穌在納匝肋的工作坊工作時,祂就已經救贖了我們,祂的工作就是天主的工作,祂工作就是天主在工作,祂以這樣的方式顯示給我們,人類的工作就是一種聖化的方式

對天主而言,沒有任何工作是所謂的「較不重要的事」我們能夠為愛天主而工作,這項工作就擁有它最高的價值,聖施禮華說:「事實上,耶穌曾經就像我們一樣的長大和生活,為顯示給我們人的存在,在一切的日常活動中都應當具有超性的意義。」(基督剛經過,14)

當耶穌結束隱居生活之後,就將自己介紹給人類,祂和所選擇的十二位宗徒,走遍巴勒斯坦教導真理、愛的道理、所存在最完美的事物,而且祂以行動,實現每一件的教導,也就是:「祂所行所教的一切。」(宗1:1)並且以只有天主才能行的奇蹟,來證實了祂的道裡

最後,(在第七課我們將有更深入的探討)祂將自己的生命給了我們,藉著苦難與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補贖所有人類的罪過,在祂死後的第三天,祂以令人不可思議的奇蹟,清楚地顯示祂是天主,祂以自己的力量從死者中復活了,之後祂曾多次顯現給祂的宗徒和門徒們,最後祂升了天,坐在天主父的右邊。

四部福音中我們可以找到,記述基督生活的歷史著作福音也是形成聖經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們不只是由天主所啟示的,而且也忠實地記載了許多耶穌所說的話作者包括了基督的兩位宗徒:聖瑪竇及聖若望,還有兩位初期的門徒:聖路加和聖馬爾谷

我們應當仔細地閱讀四部福音,對耶穌的紀載,雖然如此,並非所有聖經的版本是完全確實的,最好是能請教一些,真正能給我們勸告的人:使我們「在基督內,我們擁有了所有的想法。」(道路,426)

主耶穌的教導-非暴力之路

巴倫主教說:「喜樂」是耶穌的教導中,尤其是最優先、最需要解釋清楚,也是極其重要的。然而,山中聖訓「真福八端」的開端經文,就像是整場講道的開端序言一樣,實際上,這是耶穌的演講藝術及靈性的最高綱領,那就是關於非暴力及愛仇敵的教誨,這些話,仍然讓我們感到屏息,耶穌說:「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5:43-44)為了瞭解這段激進的教導,我們就先要清楚,耶穌所指的「愛」是甚麼呢?

「愛」並不是一種感情和感覺,「愛」就是主動地「願意以他人的樣子,成全對他的善。」所以說「愛仇人」,就是對愛最確實的檢驗,如果一個人會回報我,我就善待他,那麼我所做的,只不過是某種偽裝或間接的利己行為;但是,如果我對仇人慷慨,他絕對不會對我有所回報,那麼我就真的是為他的益處,而不是為我自己了。

耶穌希望祂的追隨者們,遵循天主愛的方式,天主不僅是愛那些愛祂的人,也愛那些恨祂的人,祂愛祂的朋友,也愛祂的仇人。祂將好的東西賜予配得到的人,也賜予那些不配的人,如果我們真的擺脫這些羈絆,尤其是不再執著於被人認同,我們就會成為天主的子女,成為祂獨特恩寵沛降的管道

「愛仇人」,這項非常激進的教導,在耶穌將注意力轉向非暴力的實踐時,其中的心意更加突顯,耶穌表達了與持守法律的猶太人一致的教導,耶穌說: 「你們聽過這句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我告訴你們:不要以惡報惡。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臉,你把左臉也轉給他。如果有人控告你,要取去你的內衣,你把外套也給他。」(瑪5:38-40)

這聽起來,像是被動地面對邪惡,但是,實際上卻非如此,這是一種新而有效的抵抗方式,面對暴力最常見的兩種反應,就是對抗或是逃離,我們可以以暴制暴,或是逆來順受;但是,我們從長遠看來,這兩種都不是有效的方法,如果我們以暴制暴,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情況;如果是逆來順受,就等於認同了施暴者的暴力統治,也認同了他的邪惡。

耶穌所提出的是第三條路徑,我們仔細想一想,如果有人用掌擊你的右頰,你將另一面也轉向他,聽起來非常地被動,但是,在耶穌的時代,你絕對不會使用左手,因為左手被認為是不潔靜的,所以,如果有人打你的右頰,也就是他是用手背打你,這是一種鄙視的動作,也就對待奴隸或下人時,才會這樣作的,那麼耶穌是怎麼說的呢?如果有人這樣打你,不要反擊,但是,千萬不要逃跑,不要默許他的做法,而是要原地不動地,將你另一側面頰轉向他,也就對他說:「你不可以再如此對待我,我拒絕與你所生活的這個世界認同。」你將施暴者的暴行反射給他,希望能夠藉此引導他,到一個不一樣的道德和精神的境界。

2023.11.23第三十九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四)

以下提供幾個現今應用這個方法的例子,第一個就是有關南非的圖圖主教,當他還是約翰尼斯堡的一個年輕神父時,有一天他正在木板鋪設的通道上散步,兩側則是泥寧的街道,他走到一處比較狹窄的地方時,迎面而來的,是一個白人種族主義者,那個白人說:「快閃開,我不給大猩猩(意思是:野蠻人)讓路。」圖圖主教走下人行道,作了一個「請」的手勢說: 「我給大猩猩讓路。」

另一個例子,就是加爾各答的偉大聖人-德肋撒姆姆,有一次她帶著一個飢腸轆轆的孩子,來到一家麵包店,想要討一塊麵包吃,店主卻吐了姆姆一臉口水,這位大聖人站在原地,微笑著說:「謝謝你給我的禮物,也許現在你可以給這個孩子,一點食物吃了吧!」

在這兩個例子裡,圖圖主教及德肋撒姆姆都沒有反擊,但是,出於對天主的信賴,而表現出一種勇氣與毅力;他們沒有逆來順受,也沒有逃走,而是依然站在原地,以這種幽默的方式來對抗,回擊了挑釁者的暴力,希望藉此引導對方,進入一種不同的精神境界,這就是「將你的左頰也轉向他」的意義。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如果有人說:「蘇聯和共產黨政權,將不費一槍一彈就被瓦解了,主要的發起者之一,將會是羅馬教宗,我們絕對不會相信的。」蘇聯曾經派祕密警察監視波蘭的若瑟·沃蒂瓦主教,想要了解這位主教是否具有危險性,祕密警察說這位主教是大學教授,整天都在與大學生及年輕人談:「如何去愛!」沒有任何威脅性,但是他們沒想到,這位主教之後成了樞機主教,又被選為天主教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影響了全世界。

然而這一切確實地發生了,當聖若望保祿二世,來到他的家鄉位於華沙中心的「勝利廣場」舉行了感恩聖祭,參與者約有八十萬人,在講道中,教宗講論了:「天主、自由及人權。」

在他講道的過程當中,人們開始反覆地吶喊著:「我們需要天主,我們需要天主。」這是多麼動人的場面啊!

教宗繼續他的講道,吶喊聲卻持續地此起彼落:「我們需要天主,我們需要天主。」

後來,在廣場中的人們一起高喊著:「我們需要天主,我們需要天主。」

在那時候的人們敏銳地意識到,蘇聯對波蘭的控制,共產政權注定是要瓦解的。聖若望保祿二世這樣的舉動,是當今這個時代,以非暴力的方式反抗暴力,的最顯著例證之一。

在二戰期間,史達林的幕僚在分析歐洲的局勢時,建議他不要忽略了歐洲還有一個不可小覷的小國,就是「教廷梵蒂岡」,當時的教宗是碧岳十二世;史達林以戲謔的口吻說道:「碧岳十二世,他有多少軍隊。」教宗沒有任何軍隊,但是他是主基督的代表,他以愛及正義的教導,來戰勝了邪惡。

有時候,在我們這個墮落又充滿著衝突的世界中,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以暴力抵抗暴力」,這是確實的。這就是為什麼在教會中有「正義之戰」的教導,有時候,是在壓倒性的暴力前,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例如在教會歷史中的宗教戰爭一樣,外族及異教徒入侵、宗教改革的戰爭、十字軍東征等,若是不回擊,我們就要被消滅;就像有的時候,我們只能夠逃跑及逆來順受一樣,這也是我們可以理解。

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協,然而,我們能夠將主耶穌的教誨,拋到一邊,然後說:「這只是個理想,沒有人能夠做得到。」這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可以看到20世紀的聖雄甘地,他從瑪竇福音第五章,學到了耶穌的教導,而非以印度教的傳統中,學到非暴力的方式,當他來到倫敦讀到瑪竇福音,他說:「這真的是了不起啊!」而他的基督徒朋友,則對他說:「你是知道的,沒有人會將這些教導當真的。」而甘地說:「是嗎?我會認真地去實行的。」確實,藉著主耶穌的教導,他在印度成功地實踐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當然美國的牧師馬丁路德.金也是如此,他是甘地的追隨者,一位熟知這段經文的基督教牧師,他也深知這些經文,所具有的力量,聖若望保祿二世讀到相同的經文,也同樣看到其中的力量,而且去實踐了它。

他們三個人,都抓住了最有利的時機,在當今的形勢與時代中,這樣的方式,是可以運用的,我們時常倉促地斷定說:「這只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在我們的這樣社會中,無法發生作用。」這樣的論調是完全錯誤的,在20世紀中,我們能有這三個強而有力的例證,證明了非暴力運動,能夠戰勝巨大的邪惡。〔6〕

以主耶穌基督為榜樣

主耶穌基督是所有人類最完美的模範,因為祂本身,是曾經存在而且是所人類中最完美的人。在福音中我們看見了,祂所有最令人敬佩的德行,就如同聖施禮華所說的:「但願你的行為和言談,使每一個看見或聽見的人,都異口同聲的說:『這個人讀過耶穌基督的生平。」(道路,2)

祂的生命和道理的本質就是「愛」耶穌對我們的愛,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我們只要思考祂本身如何去愛,而且命令我們同樣要去愛,不只是我們的朋友,甚至是我們的敵人,這樣的教訓在以前從沒聽過,與人類過去原本以及現代的教導,有著極大的衝突。

只有藉著基督生平的教訓,經由「愛」才能在世上,享有真正的正義和平安,前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就是最好的典範每一件不公義的事,特別是不公義的暴行,都是來自於不愛他人。但是,若是人們只教導憎恨、階級鬥爭或是他們學會了,爭取自己的利益和個人主義,這樣如何能夠避免不公義和暴力呢?

由此可以瞭解,我們的天主所傳授的道理,與其他人的學說之間的差異,他們所散佈的,是更加的不公義和真正次等人類的生活。

基督的生活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我們可以獲得和應當模仿的,當然我們無法與祂完全一樣。但是,我們要試著做到盡可能與祂相近,我們在祂內所找到的,都是最純正的人性,因為祂是最完美的人,這也是我們所熱切期望能達到的,因此,所有違背祂的,就是違反人性,而且不適合人類的需求

這樣的想法,並不會導致我們無法行動,相反地,只有依賴熱愛基督的力量,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聖施禮華說:「一個秘密,這是個公開的秘密,這個世界的危機,是唯有聖人才能解決的危機,天主要一群人,在每一項人類的活動中,都有『屬於祂的人』,如此…‘pax Christi in regno Christi’—『基督的平安,臨在於基督的王國內。』」(道路,301)

這並不只是一種理想而已,然而我們必須藉由天主所給予我們的恩寵,使我們能夠學習肖似基督,由於愛的結果,在祂內散發出一種服務的精神:「就如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瑪,20:28)我們效法這樣的精神,將會帶來無數的果實,藉著不斷地為他人獲得善而工作,就是要能善渡,作為真正基督徒生活的基本條件,聖施禮華說:「我真的不懂,你自稱為基督徒,卻過著如此閒散而無用的生活,難道你忘記了基督是如何辛勞的生活嗎?」(道路,356)

緊接著則是學習基督無止盡的美德誠懇「你們的話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瑪,5:37)、無限的慷慨、棄絕世上的事物、剛毅、聖潔….最後分析的結果,最好的方法就如同聖施禮華所說的:「重新渡著基督的生活,我們必須藉由閱讀和默想聖經,來瞭解祂。」(基督剛經過,14)

要瞭解基督才能愛祂,這就不會使我們見到,基督取了人形,而且為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還仍然無動於衷,祂要我們以愛來答覆祂的愛,聖施禮華說:「當我將『耶穌傳』送給你時,我曾在書上這樣寫著:『希望你尋找基督、希望你找到基督、希望你能熱愛基督』,這是三個不同的階段,你是否至少能試著做到,第一個階段呢?」(道路,382)

但是,我們與基督的關係,不能只止於模仿祂的外表,藉著祂為我們所做的善功及在所有聖事中,將祂自己給了我們,所得到的超性恩寵,都能夠使我們與祂合一,讓祂在我們內工作和行動,最後我們就能像聖保祿所說的一樣:「所以我生活已不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0)

Hesed(赫塞德)「愛」-白孟德神父(Fr. Charles Belmonte Lopez)

在希伯來文中,其中表示「愛」的字之一,是 hesed(חסד,發音為「kheh-sed」),它具有多種含義。

Hesed(赫塞德)「愛」是獲得了完全不應該擁有的仁慈和慷慨。先知依撒意亞書54章10節記載著天主的話語:「高山可移動,丘陵能挪去,但我對你的仁慈決不移去。」

Hesed(赫塞德)不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行動。擁有了它,愛人就來到了所愛的人身邊,並且拯救了他們。

Hesed(赫塞德)並不是一種浪漫、癡情的愛情。這是一種忠誠、可靠的愛。這就像是妻子多年來的祈禱,希望她的丈夫可以認識天主一樣;或就像父母慈愛地照顧自閉症孩子一樣。Hesed(赫塞德)就是忠誠、忠實;Hesed(赫塞德)就是為愛而付諸行動。

最重要的是,天主對你的愛(hesed)是永恆不變的。這是天主最基本的特徵之一,與我們對祂的了解是一致的;祂從不違背與人類訂立的盟約中,祂所應盡的義務。

意識到我們是天主的子女,使我們能夠樂觀地面對困難。無論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任何問題,天主仍然是我們的父親。祂對我們的愛是無限的,而且依靠我們的軟弱,並在我們奮鬥時幫助我們成聖。「你的祈禱應該是這樣的:『我的軟弱使我不堪重負,但是這並沒有壓垮我,因為我是天主的子女。我要補贖,要還愛…

就繼續這樣做下去吧!我向你保證,在天主的恩典下,你會成功,你會克服自己的軟弱和缺點。」

我們是天主的子女:無論順境或逆境,沒有任何事務能帶給我們更大的安全感。「你們不要害怕那殺害肉身,而不能殺害靈魂的;但更要害怕那能使靈魂和肉身陷於地獄中的。」(瑪10:28)神聖父子之情(Divine filiation)使我們感到安全,完全平安。任何事情,都不該讓我們感到心煩意亂,甚至是我們看似無法克服的缺陷。

要樂觀;我們的樂觀源自於知道天主正在注視著我們。但是我們並沒有對現實視而不見,而是正視前進道路上所遭遇的障礙。我們依據信仰來看待所處的環境和事務,就像它們原來的情況。神聖父子之情促使我們努力工作,謹慎行事,尋找克服困難的最佳方法。這就是天主的子女應具備的態度:認真負責,凡事盡力遵行天主的旨意。

今天,無論你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依靠天主的Hesed(赫塞德)「愛」

2023.12.07第四十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五)

以基督的心為心

了解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是基督宗教的核心,也是我們信仰的根源,因此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要設法深切地認識基督、了解基督,並且以祂的思想與行為,作為我們生活的模範。

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強調的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以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生活依規及榜樣。如果我們不認識基督,不了解基督,我們要如何確定,耶穌基督確實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榜樣呢?我們絕對不能鄉愿盲從;那要怎麼辦呢?就是要去將問題徹底的研究清楚了。

如何了解耶穌基督的心

聖奧斯定說道:「理解我的話吧!好使你能相信;相信吧!好能使你瞭解天主的話。」(證道集四十三篇第九節)

要認識基督,就是要去研讀有關祂的著作,了解祂的生平事蹟,祂做了些甚麼事等。那麼就先從研讀聖經開始吧!每天花一點時間研讀聖經,這一點非常重要。然後研讀學者、聖人們所寫的耶穌傳及相關聖書等,絕對不要人云亦云,我口說出的,必然是我深信,而且是我所了解的。

以聖若望福音為基礎了解「耶穌基督的心」

讓我們來探索聖若望福音,了解一下「耶穌基督的心」:

一、   主耶穌是聖言是真光

在聖若望福音第一章的開端描述得非常美,他將主基督的身分,祂為什麼來到世界上及祂的同胞如何對待祂都寫得非常清楚了,「在起初」這是與創世紀開頭相同的用詞,聖言就已經存在了,聖言就是天主的智慧也就是真理,在創世紀裡天主是以祂的話創造了萬物,因此天主的話一出,事就成了,在天主教信仰中我們相信三位一體的天主,天主有三個位格,第一位是天父,聖言是天主的第二個位格(也稱為聖子),聖言取得了血肉之軀成了天主聖子,天父與聖子彼此之間的愛,成了第三個位格-聖神,所以天主聖三是同時存在的,也都是一起行動的,因此創造天地萬物就祂們的傑作。

生命來至於天主,一切智慧及真理也來自於天主,主基督是生命之光,照耀普世的真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祂。真光進入了世界,而人卻不接受祂,但是,凡接受祂的,祂給他們,即給那些信祂的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若1:1-12)

光就是代表天主的智慧及真理,在耶穌基督天主聖子尚未降生人間以前,世界處於黑暗之中,人類被罪惡所奴役,直到聖言降生成人來到世界上,給世界帶來了真理與光,驅逐了黑暗的勢力,天主願意派遣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與人類同居共處,將天主的一切真理與生命揭示在人類的面前,與人類共享祂的一切,但不是所有人接受祂,因為人有自由有選擇的權利,那些接受天主旨意的人們,就成了天主的子女。

2023.12.20第四十一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

二、   聖若翰的見證及揀選門徒

以聖若翰當時的名氣,大家都認為若翰是很特別的人,非常克己,並且宣講悔改的洗禮,所以猶太人從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裡問他說:「你是誰?」他清楚地回答:「我不是默西亞,也不是任何先知。」他說:「我是在曠裡呼喊者的聲音:修直上主的道路吧!(1:19-23)他是主耶穌的前驅,要為主耶穌開路。

那些只有天主所預選的人,才能認識主基督,聖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著祂,為基督作證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我看見聖神彷彿鴿子從天降下,停在祂身上。我也不曾認識祂,但那派遣我來以水施洗的,給我說:你看見聖神降下,停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以聖神施洗的人。我看見了,我便作證:祂就是天主子。」(129-34)

當時他的聲勢,他大可以自稱為猶太人的精神導師,或領導者,但是,他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一個謙遜的人,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將自己的門徒介紹給主耶穌。

若翰的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1:36-37)當若望及安德肋跟著主耶穌身後時,主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彼!—意即師傅—你住在哪裡?」祂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吧!」他們於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祂那裡住下了。(1:38-39) 為什麼聖若望要記錄這一段福音,因為若翰就是將若望及安德肋介紹給主耶穌的。之後主耶穌揀選了:安德肋、若望、西滿伯多祿、斐理伯、納塔乃耳成為了祂的門徒。

我們是否能夠想像一下,主耶穌召叫人的方式,是否非常特別,「你們來看看吧!」他們看到了主耶穌住的地方,就在那裏住下來了,祂住的地方有什麼吸引人呢?主耶穌只是一位木匠,祂的住處一定非常的整潔、簡約、毫不奢華,應該有一些手工用具吧!睡上三個大男人應該不是問題;他們確實被吸引住了,而且邀請了其他的兄弟及好友,一起來見主耶穌,好榜樣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眼見為憑嘛!

我們如何吸引別人的呢?或是根本不敢將自己敞露在他人面前,或是帶著各種的面具,或是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祕密;哪天我們能像主耶穌一樣,完全透明,願意將自己展現在他人面前,當然要是好的一面,不是汙穢的一面,我們就會越來越肖似主基督了;信任跟隨著主耶穌,我們會看到更大的事。

三、   第一個奇蹟

若望福音第二章,講述了主耶穌到了加里肋亞的加納參加婚宴,祂的母親及門徒們也同祂在一起,在此我們可以看到,聖母瑪利亞勉強主耶穌行了第一個奇蹟:「將水變成了美酒!」

聖母瑪利亞向主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他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女人」,按猶太人的說法,表示尊敬(路19:27)。

這表現出雖然時程未到,主耶穌願意聽從自己母親的請求;而且祂彰顯了自己的光榮,於是祂的門徒就信從了祂。(21-11)

白孟德神父說道:在加納婚宴上,瑪利亞比其他人先意識到,他們的酒已經用完了。她幫助我們在每天百中挑一的小事中,發現並符合天主的旨意。

瑪利亞始終意識到,她的神聖父子關係。

身為天主之母,她也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在為全人類服務中的母性角色。

這兩項事實,都滲透著她精緻而細膩的虔誠。她會繼續地愛我們,並且助佑我們,因為我們是她的孩子,母親總是親近及照顧最需要幫助的孩子。

當瑪利亞看著主耶穌、微笑著,或只是想到祂時,她是在看著、微笑著,在對天主說話,這才是祈禱真正的意義。聖母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取悅她的聖子。

我們自己的日常默想,應該引導我們完全與主耶穌認同,並以超性的視角,來看待每天相對不重要的細節。在加納婚宴,她向我們顯示了如何藉由她巧妙地向我主祈求。她是主耶穌的母親,且聖子愛自己的母親。

雖然她曾經看到祂,沉睡在她的懷裡,但是儘管如此,她還是不敢冒然地在此,告訴祂該做什麼;她只是向祂提出所發現的問題,並確信無論祂提出什麼解決方案,無論他決定要做什麼,都會是最好的。她把這件事完全交託給祂,讓祂完全自由地執行自己的旨意,沒有任何義務這樣做。

為什麼呢?她知道,無論祂做出什麼決定,都會是最完美的事情,問題也會以最好的方式來解決。可以這麼說,她並沒有束縛住祂的雙手,也沒有強迫祂採取任何行動。她相信祂的智慧,相信祂對事物更廣泛、更深刻的洞察力,這種洞察力,「看到了」她可能未曾想過的面向和情況。

她甚至沒有問祂的想法,認為此時這樣的介入是否合適:她只是指出了問題,並將其交託給祂。事實上,信德比最巧妙、最有力的論證更「讓天主承擔責任」。瑪利亞教導我們,在生命中困難的時刻,要留在十字架下默默地祈禱。我們在福音中最後一次聽到瑪利亞,是在她與宗徒一起祈禱,且是聖神降臨的時候。

我們要經常以短誦向聖母求助,多念托賴聖母誦及勤念玫瑰經。

四、   清理聖殿

主耶穌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聖殿,看見了所有做買賣的人,就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從殿院都趕出去,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給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從這裏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將他們趕出了聖殿。

在此主耶穌彰顯了祂的使命及天主性,使祂的門徒們清楚祂的身份。清理聖殿永遠要由主耶穌親自為之,並且祂預言了自己的死亡與復活,祂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猶太人不了解祂所說的意思,猶太人就提問說:「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你在三天之內就會重建起它來嗎?」(2:19)

而耶穌所提的聖所,是指祂自己的身體。所以,當祂從死者中復活以後,他的門徒就想起了祂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213-25)

第一座耶路撒冷聖殿,是在撒羅滿為王的第四年時,他開始在摩黎雅山上所建築的聖殿,歷時7年,這座聖殿於公元前586年,為巴比倫王拿步高摧毀;在47年之後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了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居魯士王(Cyrus)頒旨,讓猶太人在公元前536年,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由於重建過程並不順利,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完工,歷時21年。

第二座聖殿,正如耶穌在聖經中所預言的(21:20-28),在公元70年時被羅馬大軍焚毀後,只剩下西牆的部分,公元691年,西牆成為穆斯林教的奧瑪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的圍牆,聖殿原址,現在已是穆斯林教奧瑪清真寺。(維基百科,耶路撒冷聖殿,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8%B7%AF%E6%92%92%E5%86%B7%E8%81%96%E6%AE%BF)

2024.01.03第四十二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

五、       主耶穌與尼苛德摩的對話

若望福音第三章,講述到主耶穌與尼苛德摩的對話,尼苛德摩是個猶太人的首領,是辣彼中的辣彼,又稱為辣伯,他因為主耶穌所行的奇蹟,因此明認主耶穌是主,所以稱主耶穌為超過自己的辣彼,自然是對主耶穌心悅臣服的,佩服主耶穌所講的道理及所行的奇蹟。

主耶穌不直接回答他所問的問題,因為他是猶太人的首領,所以他瞭解一切的法律,主耶穌卻告訴他更深入的問題,有關「重生」說道:「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由肉生的屬於肉,由神生的屬於神。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哪裡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這裡是指我們所領受的洗禮,其中所提到的風是指聖神,就像上主在曷勒布山上,在輕微細弱的風聲,顯示給厄里亞的情況一樣(列上19:12)

尼苛德摩完全不瞭解主耶穌在說什麼,所以才會說:「人已年老,怎樣能重生呢?難道他還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嗎?」他說得是實話,也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理智所到達的程度。

主耶穌講的重點在於:「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着祂而獲救。

那信從祂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祂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惡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祂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31-21)

主耶穌清楚地表達了祂的身份,就是救世主,也就是猶太人所期待的那一位,以及祂來到世界上的使命,信從祂即獲得光明、重生及罪赦;然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此審判在世上已經開始了。主耶穌也做了結論說:「那信從子的,便有永生;那不信從子的,不但不會見到生命,反有天主的義怒常在他身上。」(336)

雖然尼苛德摩不願意放棄自己原本的身分,以及所擁有的一切,毅然決然地追隨主耶穌,但是在猶太人要陷害主耶穌時,他有為主耶穌說話,他引用了(17:6)去質問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如果不先聽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法律就許定他的罪麼?」(若7:51事實上他已經說出了證詞,並指出他們的行為不當。

在主耶穌蒙難過世後,所有的宗徒都跑走了,只剩下聖若望陪伴著主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此時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來求比拉多,為領取耶穌的遺體,以及尼苛德摩也來了,帶着沒藥及沉香調和的香料,約有一百斤,二人一起去處理埋葬耶穌的事宜(若19:38-39)他們都沒有公開地承認自己是主耶穌的門徒,但是他們的行為已經證明了一切。

主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得救,首要的條件就是信從主耶穌,其次就是以祂的教導來行事,這就是整部福音的重點,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認識主耶穌的緣由。

六、       主耶穌與撒馬黎雅婦人的對話

藉由默觀福音帶給我們靈性的成長,正如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的:「為了做好福音的分享,最佳的鼓勵來自於『以[]來默觀福音』,沉醉在字裡行間,用『心』去閱讀它。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接近福音,我們會驚訝到福音之美,常為之振奮。」因此,我們需要「恢復默觀的精神」:「這樣能幫助我們時常地意識到,有一份寶藏托付給了我們,促進我們的人性,和有助於善度新生。我們能給別人的,沒有比這個更寶貴的了。」(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20131124日,264)

當我們在生命中與主耶穌相遇之後,我們的生命將從此就會發生了改變,因為這是一份主耶穌的恩賜,就如同若望福音第四章中提到了「主耶穌與撒馬黎雅婦人的對話(4:4-41)。」故事中有許多的細節,特別是這位撒馬黎雅婦人,遇到了主耶穌之後,她的整個生命就此翻轉過來了。

在講求種族純正的猶太人眼中,撒馬黎雅人過去與外族人雜居、通婚,因此猶太人視他們為「雜種」,也就是現在說的「混血兒」,現在一般人會認為「混血兒」的五官深峻,外貌秀麗;但是猶太人可不這麼認為呢?因此,猶太人與撒馬黎雅人成了世仇,而且互不往來。

就在這一天的中午,主耶穌來到撒瑪黎雅的一座城,名叫息哈爾,他累了,靠坐在「雅各伯泉」旁,想要喝一口水,此時日正當中,氣溫正熱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出門,因為天氣太熱了。然而,此時出現了一位撒馬黎雅婦人正要來汲水,她為什麼這時候出門汲水,是有背後的原因的,因為她的生活有一些複雜,因此不願意與其他的人碰面。

主耶穌向她說:「請給我點水喝吧!」主耶穌是一位猶太人,卻向撒馬黎雅人而且是婦人要水喝,確實不太尋常。那位撒瑪黎雅婦人就回答說:「你既是個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黎雅婦人要水喝呢?」

主耶穌渴了,祂渴望的是甚麼呢?祂渴望著所有的民族歸向祂,所以猶太人的傳統思維及種族問題,對主耶穌而言不是問題,祂愛及渴望每一個靈魂,祂邀請每一個靈魂,並且耐心地等待我們回應;聖德勒撒姆姆因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說出:「我渴!」所感召,而成就了大事業,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回應主耶穌呢?

耶穌回答她說:「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你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你或許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賜給了你活水了。」主耶穌在此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祂就是「活水」,顯然這位婦人將主耶穌當成「陌生人」,不知道祂在說甚麼?

那婦人問說:「先生,你連汲水器也沒有,而井又深,你從那裏得那活水呢?難道你比我們的祖先雅各伯還大嗎?他留給了我們這口井,他和他的子孫以及他的牲畜,都曾喝過這井裏的水。」這位婦人顯然對主耶穌產生了好奇心,「活水」是甚麼?而且難道祢比我們的祖先雅各伯還大嗎?她開始懷疑了。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主耶穌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祂就是「真理」的本身,因此祂是在對整個人類歷史說話。主耶穌確實是「活水」,是我們心靈賴以為生的「生命之水」,接受了主耶穌,我們就獲得了生命。

在中東那種沙漠型氣候的地方,如果能夠喝到這種「活水」而且永遠就不渴,誰會不要喝呢?主耶穌要是當時做起生意來,一定會大發利市,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接受祂,而確實引起了這位婦人的興趣。

婦人說:「先生,請給我這水罷!免得我再渴,也免得我再來這裏汲水。」此時主耶穌從原本的「陌生人」變成了「先生」,這位婦人的目的是要喝到永遠不再渴的「活水」

但是,主耶穌要求的更多,要她的生活徹底的改變,於是耶穌向她說:「去,叫你的丈夫,再回這裏來。」這個問題直指她生活的問題核心:「貞潔、不安全感、悔改…等」,這也是她為何在中午出來汲水的原因,不想讓人撞見了。

那婦人回答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我沒有丈夫,正對;因為你曾有過五個丈夫,而你現在所有的,也不是你的丈夫:你說的這話真對。」這位婦人想要逃避問題,但是主耶穌是天主子,祂瞭解所有的一切,直接戳破了她的謊言。

婦人向他說:「先生,我看你是個『先知』。我們的祖先一向在這座山上朝拜天主,你們卻說:應該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這位婦人應該被嚇到了,所以想要轉移話題,此時主耶穌在她心中的身份,由原本的「陌生人」變成了「先生」再轉變為「先知」。我們在信仰中對主基督的認識,也是漸進似的,相知、相識、彼此瞭解、最後永不分離。

耶穌回答說:「女人,你相信我罷!到了時候,你們將不在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你們朝拜你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朝拜我們所認識的,因為救恩是出自猶太人。然而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祂的人。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是的,主耶穌確實是「真理」的本身,真正朝拜天主的人是以「心」來朝拜天主,這就是我們的主題,走上這條「默觀之路」

婦人說:「我知道『默西亞』─意即基督─要來,祂一來了,必會告訴我們一切。」耶穌向她說:「同你談話的『我就是。』」此時主基督完全對她揭漏了一切。

於是那婦人撇下自己的水罐,往城裏去向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事: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此時主耶穌在她心中的身份,由原本的「陌生人」變成了「先生」再轉變為「先知」,最後她確認主耶穌是「默西亞」了。主耶穌的話在我們的內心,不也是這樣不斷地滋長嗎?我們越認出祂來,越清楚祂是「默西亞─救世主。」

最後,城裏有許多撒瑪黎雅人信從了主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證說:「祂向我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這樣,那些撒瑪黎雅人來到耶穌前,請求祂在他們那裏住下;耶穌就在那裏住了兩天。還有更多的人因着祂的講論,信從了他。他們向那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為了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並知道祂確實是世界的救主。」

由這裏我們可以知道,主耶穌是如何渴望地作使徒工作,而且是以如此超性的方式,如此的有效率,所以我們每個人只是天主的工具,盡量撒種,最後天主會收成一切的。

2024.01.17第四十三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八)

七、   救活王臣的兒子

主耶穌第二次來到加里肋亞,有一位王臣,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就到他那裏去,懇求祂下來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快要死了。

那王臣向祂說:「主,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請祢下來罷!」耶穌回答說:「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了耶穌向他所說的話,便走了。他正下去的時候,僕人們迎上他來,說他的孩子活了。(若4:43-54)這是主耶穌行的第二個神蹟,顯示祂憐憫的心。

八、   治癒患病已三十八年的癱子

若望福音第五章,講述到主耶穌於安息日,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附近的水池,治癒了一位患病已三十八年的癱子,顯示出祂是安息日的主人,祂有赦罪的權柄及主耶穌的慈悲;然而猶太人卻因為主耶穌在安息日治癒癱子,而想要殺害祂。(若5:1-18)

九、   五餅二魚的奇蹟

若望福音第六章,講述到主耶穌憐憫了跟隨祂的群眾,以五個大麥餅及二條魚餵飽了現場男人約有五千,而尚未計算女人及孩童,剩下的食物還裝滿了十二筐。(若6:1-15)

這項奇蹟亦即聖體聖事的預象。

十、   主耶穌步行海面

主耶穌步行海面顯示出祂是宇宙的主宰者,祂了解門徒們的怯懦,對他們說:「是我,不要害怕!」(若6:17-21)

十一、 主耶穌再次說明自己的身份

主耶穌清楚地對群眾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而到我這裏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

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祂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若6:35-40)

「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若6:51-40)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6:53-56)

主耶穌所說的這些話,至關重要,祂就是生命之糧,而且祂願意將祂的體、血賜予我們做食物及飲料,並保證信從祂的人,連一個也不會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們復活,藉此充分地表現出主耶穌對我們的愛。

此時許多的人都離開祂了,而伯多祿代表我們說出了:「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6:68)

十二、 那位犯姦淫的罪婦獲得了主耶穌的愛

若望福音第八章,講述到一段感人的故事,「經師和法利塞人」為了考驗主耶穌,而將一位正在犯姦淫時被捉住的罪婦,帶到主耶穌的面前來,在梅瑟的法律所定應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而他們要看主耶穌如何處理,主耶穌沒有立刻回答他們,只是彎下腰來畫字。

主耶穌在寫了什麼呢?大概只有站得較近的人才看得到,因此有人說,祂寫出了在場每個人的名字及所犯的罪,而且是依老至少清楚地寫出來,然後主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然後繼續彎腰畫字,於是他們兇惡的樣子逐漸消失了,而且就從年老的開始到年幼的,一個一個地都溜走了。

我們可以默想一下當時那位罪婦的心情,她知道自己所犯的罪,也知道她的族人會如何地對待她,可是今天她遇到了主耶穌,祂不輕看任何一位罪人,也不任意定人的罪,因此主耶穌對她說: 「婦人!他們在那裏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說:「主!沒有人。」耶穌向她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主耶穌的智慧,而且祂有一顆溫柔的心;當一個人在絕望中遇見了天主的愛與寬恕,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應該是要「以愛還愛」吧!(若8:1-11)

十三、 治癒天生的瞎子

若望福音第九章,敘述了主耶穌行了一個很經典的奇蹟,治癒一位天生的瞎子,不過主耶穌行奇蹟不需要選定特別的日子,即便是安息日也是一樣的。

首先猶太人將病痛當作一種懲罰或是罪惡的結果,其次他們認為在安息日不能做任何事,否則也是犯罪的行為,所以他們認為主耶穌在安息日行奇蹟,也是不遵守天主的誡命。

而在過程中那獲得恩寵的瞎子,所做的辯證就十分適切了:「天主不俯聽罪人,只俯聽那恭敬天主,並承行祂旨意的人。」天主將十誡頒佈給猶太人,最後卻猶太人衍生成為繁複又難以遵行法律,且連主耶穌所行的奇蹟都要被否認。

天主愛所有的人,但祂願意人自由的選擇接受祂的愛,而且要以愛還愛,天主不會勉強人作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當然也允許人拒絕祂。猶太人是天主的選民,明知道救恩來自於猶太人,卻拒絕了天主的恩寵。

當然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首先獲救的應該都是猶太人,然而迫害主基督的也是猶太人;自由確實是一份恩寵,也是一項奧秘,為我們相信基督是主的人來說,我們是多麼幸福啊!如今我們得到了救恩,就永遠不要離棄祂。(若9:1-41)

十四、 主耶穌是善牧

若望福音第十章記載著,主耶穌以當時猶太社會中,牧羊人的生活習慣作為比喻,主耶穌將自己比喻為善牧及羊棧的門,羊只聽牧羊人的聲音,跟隨著牧羊人的腳步,帶領羊群尋找青綠的草場,獲得食物恢復體力;然而羊群也有可能會遇到豺狼及盜匪的迫害,而牧羊人會奮不顧身,全力保護每一隻羊。

我們是屬於天主的羊,自然聽從主耶穌的聲音,主耶穌也知道每一隻羊的名字,呼喊著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歸回到祂的羊棧,主耶穌也為了自己的羊群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感謝天主賜予我們如此好的善牧,賜予我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我們也更要熱切的祈求天主,賜予我們更多的善牧,好看管祂的群羊。(若10:1-10)

十五、 復活了拉匝祿

若望福音第十一章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為祂所鍾愛的朋友拉匝祿流淚;瑪爾大及她的妹妹瑪麗‧德蓮和拉匝祿這一家人是主耶穌的好朋友,主耶穌只要來到伯大尼就會來拜訪他們,並且獲得充分的休息。

瑪麗‧德蓮曾經在一次宴席中,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若12:3);甚至在主耶穌受難時,一直陪伴著聖母瑪利亞到十字架下;在主耶穌復活當天,也是她第一個到達墓穴的。

這次主耶穌來到了伯大尼附近,在這個時候拉匝祿已經死去四天了,而主耶穌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證明祂所說出的這段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是真實的,也就是說祂掌管著生命。

而當主耶穌在行奇蹟前,大致都會詢問領受此項恩寵的人是否有信心?瑪爾大相信主耶穌是默西亞,但她不知道主耶穌要在此時救回拉匝祿,主耶穌也有表現出祂人性的一面,因為人的沒信心而感傷。

主耶穌為了讓眾人瞭解祂掌管著生命,祂可以自由地收回及給予,於是復活了拉匝祿,在場的人無不感到震驚,但也讓經師及法利賽人更篤定地要除去主耶穌,也包含除掉拉匝祿。這事的發生也讓人感受到人心的可怕,既使見到如此大的奇蹟,卻仍然不願改變他們想要除去主基督的信念,因此再多的奇蹟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也可以做個反省,是否在我們內心某些部分,也不願意主基督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宰,求天主賜予我們力量及勇氣,順從祂的旨意,直到最後的時刻。(若11:1-45)

十六、 最後晚餐-主耶穌的愛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敘述了,最後晚餐的情景是在黃昏時舉行的,主耶穌以堅定地語調和祂熟悉的地方腔調誦念聖詠,聖若望告訴我們說:「耶穌熱切地期望與祂的門徒們共進這晚餐。」(若13:1)

此時一些奇特的事情發生了,聖經作者記載著:例如門徒間相互比較討論誰應該是最大的;回想到耶穌所做出的驚人之舉,以極謙卑的榜樣,且實現最低下奴僕所做的服侍—祂開始為門徒們洗腳,同時想一想,耶穌如何以祂的方式,為祂的門徒們表現出祂的愛與深情。

我可愛的,事實上祂是如此稱呼他們,主基督自己願意給他們如此圓滿的意義,如此豐富的記憶,這情景充滿如此感人的話語和情感,如此嶄新的動作與教訓,我們永遠不會停止默想和探究它們。

我們可能會說,這具有紀念性的晚餐:它是充滿深情而不是憂鬱的時刻,以一種不可言喻地啟示神性的應許和深遠的視野,在其高峰具有一種哀傷死亡的預感,有一種不尋常地背叛、遺棄、犧牲的預兆;溝通不再,當耶穌的話繼續流露出祂的溫柔和吸引人的音調,透過一種異常地緊張,祂的沉重,隱含了豐富的啟示,徘徊生與死之間。

聖若望將主基督自己所作的一切簡化為幾個字:「祂愛他們到底。」(若13:1)在此時特別適合默想主耶穌對我們每個人的愛,而我們又是如何回應祂呢?經常與祂相處、熱愛教會、痛悔與補贖、愛他人、準備及感謝聖體、我們切望與祂一同救贖人類、飢渴慕義…。

十七、 臨別贈言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敘述了,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的「臨別贈言」,祂先再一次預言了將要為人們失去性命,其中感受到祂對宗徒們的不捨,而最後又交代宗徒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這也是主耶穌要交給我們最重要的一句話。

這句話說出了基督信徒要以「愛」,作為侍奉天主及服務眾人的記號,聖若望曾說過:「天主是愛」,那生活在愛內的就與天主同在,即品嚐到天堂的滋味,那生活在仇恨之中的,就如同生活在地獄中,無論是在家庭、團體、社會、國家中都是一樣的。(若13:31~33a,34~35)

十八、 聖神的力量

若望福音第十四章敘述了,主耶穌告訴我們,愛主的人必遵守祂的話,這也是通往天父那裡的道路,當主耶穌與宗徒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並不能完全瞭解主耶穌所教導的一切,然而在聖神降臨後他們就會瞭解一切了。

主耶穌知道將來所要發生的一切,因此先預言告知了宗徒們,使他們在事情發生時,自然會相信祂所說的一切,也明認「耶穌是主」。

我們也是一樣,要在內心呼喊著:「聖神求祢降臨,開啟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且服從祂所說的一切誡命;然而我們的肉體卻不斷地與我們的理智對抗,只有全心服從真理之神,才能使我們脫離罪惡與死亡。(若14:23~29)

十九、 伯多祿背主-主基督的眼神

若望福音第十八章敘述了,當耶穌接受公議會審判的過程中,在伯多祿身上發生了他一生中最悲哀的事,原本他拋棄了一切追隨了吾主,看見到吾主所行的所有奇蹟,且領受了無數愛的標記,而現在他卻完全地否認吾主,他感受到自己陷於絕境,甚至發誓自己不認識耶穌。

他否認了自己所認識的主,因此而拒絕了他生命中最深的意義,就是要成為並為生活的基督作見證,而且宣認主耶穌是永生天主之子,他的光榮、他成為宗徒的聖召、天主已經安置在他身上的所有希望、他的過去及未來,都變得搖搖欲墜,他怎麼會說出了:「我不認識這個人呢?」

主耶穌,已被百般折磨,被帶領到其中的一個庭院裡,然後祂轉頭看著伯多祿,他們倆人眼神相接,伯多祿想要向祂行禮,但他卻不能在祂面前流下眼淚,因為他剛才否認了主基督,他瞭解救主的眼神如此和善,那眼神已使他決定了聖召,他無法抵抗那眼神的權威與吸引力。

而且師父在那一天柔和的眼神已經認定,注視著祂的門徒們:「這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我的母親!」當西滿已經放棄那在主耶穌道路上的十字架時,祂那個眼神使他顫慄!而那充滿著愛及憐憫的眼神,曾經邀請那個富少年跟隨祂!祂的眼神在拉匝祿的墳墓前覆蓋著淚水…,救主的眼神清楚地瞭解他們每一個人。

然而他從未由救主的臉上,看到在當時所見到的表情,祂的雙眼氾滿著悲傷但無一點兒嚴厲,毫無疑問帶著羞愧的眼神,同時也變成了為他不斷地重複地懇求:「西滿,我已為你祈禱了!」(若18:1-27)

當我們犯罪時,主耶穌溫柔的眼神同樣凝視著我們,好像在對我們說:「孩子,我了解,我已洗淨你所犯的罪了,誠心回改吧!不要再犯罪了,我依然愛你。」

二十、 基督的受難與死亡

若望福音第十九章敘述了主耶穌的受難始末,猶太人的領袖們,既使曾經看過主耶穌所行的奇蹟,還是不相信祂,他們因為主耶穌所行的奇蹟和有許多的人跟隨祂,而產生嫉妒,於是決定要殺害祂(若,11:47),他們的態度著實地證明了一件事:「對於不願意相信耶穌的人,就算是有奇蹟擺在眼前,也無法使他們信服,一個人必須是自己願意相信,而且必須向天主要求信德的恩寵,才能達成對天主完全地信賴。」

他們無法對主耶穌的生活漠不關心,主耶穌自己曾經坦承地說:「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瑪,12:30),每當主基督經過的時候,沒有一顆心會無動於衷,不是熱愛祂,就是痛恨祂,所以那些以色列的長老們,他們不相信耶穌則設法殺害祂,他們作假見證在班雀比拉多面前控告祂,他是當時羅馬巴勒斯坦省的行政官。

吾主可以做到完全免於他人對自己的誣告,就像祂曾經在許多情況下,都能脫離險境一樣,就如在若望福音中耶穌曾經宣稱:「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力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若,10:18)雖然如此祂卻讓自己被人像囚犯一樣的逮捕、被無理地對待、被鞭打、而且被人中傷和誣告,祂沒有拒絕只保持沈默,此時正是祂以苦難為使我們能夠得救的時刻。

在面對明顯地不公正審判後,猶太人的首領們終於將吾主判定了釘在十字架上的死罪,定罪之後祂遭到嚴酷地鞭打,而且強迫祂背負自己的十字架,走向祂將要被處決的地方-加爾瓦略山,就位於耶路撒冷的城牆外,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的母親聖母瑪利亞陪伴著祂,聖母和她的聖子同樣承受了無限的痛苦,當時只有一些聖婦和唯一的宗徒聖若望也陪伴著祂,其他的門徒因為害怕被認出是耶穌的門徒,而都逃跑了。

當耶穌被高懸在十字架上時,原諒了那些釘死祂的人們,就在那時祂將祂的母親託付給人類,成為全人類的母親,接著祂大喊一聲:「完成了!」就在那個時候,祂滿全了古代所有先知的預言(詠,21),最後交付了祂的靈魂。

死在十字架上的是耶穌基督的人性,因為祂是天主所以祂不會死,有許多人可以作證,祂的肉體安放在墓穴裡,而且墓穴外還有眾多羅馬軍隊守衛著,此時祂的靈魂來到了過去已亡所有正直靈魂的處所,他們正期待著主基督的救贖,主基督就此為他們開啟了天國之門。[5]

巴倫主教這樣說:為什麼我們要舉揚十字架呢?在第一世紀,如果我們舉揚十字架,大家會認為,我們的腦袋一定出了問題,認為我們是一個瘋子,我們所舉起的,是當時如此殘酷的刑具。

但是,這就是一種諷刺,就像是將一塊磚頭,砸在別人臉上,是一種嘲諷、譏諷,就像是在說:「你以為這樣會嚇到我們嗎?你以為我們怕它嗎?」當時,整個世界所有的人,都害怕十字架,那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最可怕的刑具,而我們卻說:「我不害怕它,因為天主已經征服了它!」

就如聖若望宗徒所說的:「我們應該愛,因為天主先愛了我們。假使有人說:我愛天主,但他卻惱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謊的;因為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我們從祂蒙受了這命令:那愛天主的 ,也該愛自己的弟兄。」(若一4: 19-21)

如果我們口中說:「我們愛天主」,但是,我們的人際關係,卻出了問題,這值得我們去思考一下,我們如果無法愛在眼前的人,如何愛看不見的天主呢?甚而,我們可以因愛天主的緣故,而原諒得罪我們的人,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能夠回心轉意,順從良心。

二十一、  你愛我嗎?

若望福音第二十一章敘述了,主耶穌在海邊顯現給宗徒們,其中有一段美麗的對話,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滿伯多祿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祢知道我愛祢。」耶穌就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羔羊。」

耶穌第二次又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祢知道我愛祢。」耶穌就對他說:「你牧放我的羊群。」

耶穌第三次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便憂愁起來,遂向他說「主啊!一切祢都知道,祢曉得我愛祢。」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群。」(若21:15-17)

 聖伯多祿三次背主之後他悔改了,主耶穌給予他補贖的機會,三次問他「你愛我嗎?」並且讓他牧放祂的羊群,並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了他。

據說聖伯多祿的晚年並不好過,每當清晨時他一聽到雞叫,就會驚醒,並回想起自己曾經三次背主,而抱頭痛哭。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主耶穌在問伯多祿的情境,祂一定是深情地定睛看著伯多祿,讓伯多祿自己說出心裡的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是也會,對我們所深愛的人問到:「你愛我嗎?」我們內心不也是期待著,獲得肯定的答案嗎?主耶穌也同樣地,詢問我們每一個人相同的問題,我們會如何回答祂呢?

以基督的心為心

當我們讀過了聖若望福音之後,對「主耶穌基督的心」是否有些許的概念及了解呢?

我們可以瞭解到:主耶穌是真人又真天主,祂具有完美的人性及天主性,祂就是天主的智慧,祂有一顆血肉的心,祂熱愛聖母瑪利亞、聖若瑟及宗徒們,祂瞭解人們的軟弱與需要,祂憐憫寡婦,祂寬恕罪人,祂醫治所有病痛纏身的人,祂驅逐魔鬼,祂使死人復活,祂平息風浪,祂教導人們天主的智慧,祂履行正義,不畏強權,祂為所愛的人流淚,祂一生窮困,居無定所,祂擁有深愛祂的人,祂明瞭天主的旨意,誓志堅持到底,為祂所愛的人犧牲了生命,最後祂復活升天了,將祂的體、血留給我們,作為獲得永生的食物與飲料,祂自願被監禁在聖體櫃中永遠陪伴我們,祂與聖父遣發聖神賜予我們所需要的智慧…等。

「主耶穌基督的心」是充滿智慧、剛毅、正直、柔軟、仁慈、憐憫、謙和、良善心謙、忍受苦難、使命必達…等,在歷史上所有聖人們及主耶穌的追隨者,終其一生為學習主耶穌的榜樣,「以基督的心為心」,並且以堅定的信德達成天主所交託的使命;完全認同天主旨意的行為是:「愛主所愛,要主所要!」

主耶穌有特別鍾愛某些人嗎?當然有!當我們讀到「塔冷通的比喻」時,就應該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對忠信的僕人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小許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吧!…主人對那懶惰的僕人說:可惡懶惰的僕人!…你們把這個『塔冷通』從他手中奪過來,給那有了十個『塔冷通』的,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至於這無用的僕人,你們把他丟在外面黑暗中,在那裏必有哀號和切齒。」(瑪25:14-30)

主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大聖若瑟、所有歷代聖人們,還有我們這些不斷地努力奮鬥成聖的所有基督信徒們,都是主耶穌基督所鍾愛的對象,因此,我們要師法基督的榜樣,「以基督的心為心」,愛主愛人,終能「成為另一個基督,成為基督自己(alter Christus, ipse Christus)。」

 

  1. 林豪,將臨期第四主日‧乙年100年12月18日(路一: 26-38),參考網頁:
  2.  https://blog.xuite.net/lin.haw/twblog/128328118
  3.  天主教在線,第四集:天主之母瑪利亞 我們血氣本性唯一的自豪,參考網頁: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mjSM1t3Fg&list=PLwfZddtBd1HYqpAIRB4oEusNEcIco1SOV&index=4
  5. 維基百科,沙特爾主教座堂,參考網頁: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7%89%B9%E5%B0%94%E4%B8%BB%E6%95%99%E5%BA%A7%E5%A0%82
  6. 天主教在線,第一集:既驚且懼-耶穌,人性神性的合一,
  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FH2JzTclo&list=PLwfZddtBd1HYqpAIRB4oEusNEcIco1SOV
  8. 林豪,奉獻與交付,參考網頁:https://blog.xuite.net/lin.haw/twblog/128328586
  9. 天主教在線,第二集:我等喜樂,耶穌的教誨,參考網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EeKTKuxv0&list=PLwfZddtBd1HYqpAIRB4oEusNEcIco1SOV&index=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耶穌基督 林豪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haw(多明我) 的頭像
    lin.haw(多明我)

    lin.haw 林豪(Dominic Lin)blog2wp_38adce5a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