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再用婚宴比喻教訓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們,這個比喻與上週的比喻相似,國王象徵天主,國王的兒子象徵主基督,婚宴意指天國,僕人意旨舊約時代的先知,僕人依照國王預先已定好的名單去邀請賓客,然而被邀請的人以各種理由拒絕邀請,甚而將僕人給殺死,因此國王大怒派自己的軍隊,消滅了那些殺人凶手,焚毀了他們的城市。
耶路撒冷確實在西元六十六年,由於猶太人群起革命,最後被羅馬帝國摧毀聖殿,也應驗了主耶穌的預言,這也是猶太人建造哭牆的由來。由於原被邀請的人拒絕了國王,因此國王下令邀請路上所有的人,這象徵著天主的救恩轉向所有的外邦人,無論好人或壞人,那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代表著沒有準備好的人,要被丟在外面的黑暗中,意指「地獄」,結論是「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我們應該反省一下,天主肯定召叫了我們每一個人,然而是否能夠進入天國?必須要靠天主的恩寵及我們的努力了。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耶穌又在本篇福音中,以另一個葡萄園家主比喻,教訓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們,祂所說的家主就是指天主,園戶是指猶太人,家主打發的僕人,就是舊約時代的先知,家主自己的兒子,就是主耶穌,同時也預言自己將要被殺害,當主耶穌問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那麼,當葡萄園的主人回來時,他要怎樣處置那些園戶呢?」他們回答說:「要凶惡地消滅那些凶惡的人,把葡萄園,另租給按時給他繳納出產的園戶。」
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已經說出了自己的下場,因此主耶穌下了結論說:「天主的國,必由你們當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實的外邦人。」就如上週福音中,主耶穌所說的:「那最後的,要成為最先的;最先的,要成為最後的。」猶太人本來就是天主特選的民族,理當先獲得恩寵,然而由於他們思想過於狹隘及心硬,而失去了救恩,我們也應該要自我反省一番,我們是否全心地接受及瞭解天主的旨意呢?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將福音傳給所有的人,與眾人分享天主的救恩。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中,耶穌對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了一個比喻,很嚴厲地指責他們,有兩個兒子,父親要他們到葡萄園去工作,長子事先答應了父親,卻沒有去,二兒子原本不願意去,但後來他悔悟了,就去了,當然是二兒子履行了父親的意願。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們,由他們的祖先開始就接受梅瑟的教導,然而若翰和救主耶穌來了,他們卻不願意接受若翰和救主耶穌,因此救恩遠離了他們,然而稅吏和娼妓及悔改的罪人們倒相信了主耶穌,因此這些所謂的罪人們,卻獲得了救恩。
主耶穌所說的確實是:「那最後的,要成為最先的;最先的,要成為最後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有同樣的情況,我們是否真的心悅誠服地接受主耶穌的教導,還是遊走在是與不是之間,我們願意在人們面前成為卓越的,在信仰也要成為超凡的,而不要肉體享受了世上一切物質及聲望,死後靈魂卻被投入地獄裡去。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中,主耶穌以「僱工的比喻」來解釋天國,這個雇主似乎不通人情,無論在這個葡萄園做多少時間,所得的薪資都是一樣的,就如同阮文順樞機所說的一樣:「主耶穌若是一個公司的經裡人,公司非倒閉不可。」因為不同工,卻同酬,沒有人會願意在這樣的公司工作,為什麼天主會這樣的對待人,因為天主的一切行動都是出於愛,「真愛不會爭論、不會盤算、不會製造麻煩、不會斤斤計較、不記恨,也不會問條件。」
但是主耶穌確實是這樣的對待每一個人,無論我們任何人在生前,是年輕時或是老年時,只要我們隨時歸向天主,祂都會欣然迎接我們的,如果天主不是如此寬仁大方,我們要進入天國,確實是非常困難,要清算我們一生的罪債,要如何償還的起啊!重要的是,我們願意懺悔自己的罪過,而歸向天主,祈求天主保佑我們,在最後的時刻能夠獲得救恩。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的福音與上週的福音息息相關,上篇福音談到兄弟之間的規勸,本週的福音則提到要彼此寬恕,伯多祿問主基督,如果被自己的兄弟得罪了,寬恕他七次是否就足夠了,顯然伯多祿認為七次已經很多了,但是主耶穌卻回答說:「是到七十個七次。」這不是個算數問題,而是要我們不斷地寬恕自己的兄弟。
主耶穌在主人與惡僕的比喻中即已說明清楚,就好像在天主經中所敘述的一樣,當我們祈求天主寬恕時,要想到我們也要先寬恕得罪我們的人,這為我們而言,確實是很好的提醒,當我們自覺得罪天主的時候,良心告訴我們要祈求天主的寬恕,解除罪惡的束縛與負擔,藉由告解聖事,天主無條件寬恕了我們的罪過,然而當我們想起得罪我們的弟兄,我們是否也能像天主一樣那麼大方,接受兄弟的道歉,寬恕別人的過犯呢?感謝天主對我們的仁慈。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耶穌在本篇福音告訴我們要如何規勸弟兄,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糾正弟兄,而是要在私底下給予規勸,是出於愛德,也為他保留了面子。規勸不是要傷害弟兄,而是要他因此而獲益,更樂於改過;若規勸不成,不應因此而作罷,而要再與其他同道一同規勸,以作為確認,若再不成,則由教會加以處置,因此我們不應該輕易判斷別人,而應該要給予他人改善的機會,而且是出於愛德及同理心,若非如此,就會造成傷害,因此適當的方法及寬恕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主耶穌教導門徒們如何規勸,也賜予他們束縛及釋放的權柄,這個權柄是來自於天主,主耶穌更鼓勵門徒們要一起同心合意的祈禱,這項教導為我們教友也是一樣的,例如:家庭祈禱、恭念玫瑰經、公拜苦路、一同朝聖、查經分享及朝拜聖體等或是與朋友們一同祈禱的方式,都是天主所喜悅的,因此無論是在家庭、堂區、修會、或是在信友團體中共同祈禱,都是很好的習慣,表現出合一的精神,特別要強調家庭祈禱,更能獲得天主的眷顧與祝福,使家庭團結一致。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週的福音是接續上週的福音,主耶穌在伯多祿明認,主基督是默西亞之後,讚美了伯多祿,然而主耶穌接著預言,自己將為人類受難而死,但將會復活,此時伯多祿將耶穌拉到一旁說,這事不可能發生,伯多祿以自己的想法,思考天主的計畫,因此被主耶穌斥為「撒旦」,因為魔鬼是天使的對頭,拒絕天主的計畫,主耶穌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不容許被任何事物所阻礙。
主耶穌接著對眾人說出意義深長的話,靈魂是無價的、是寶貴的、是永恆的,我們是否真的願意跟隨主耶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或是在遭遇困難時,就失去信心而逃避了!那願意保存性命的,必要喪失生命,而為了基督的緣故喪失生命的,並要得到生命。在生活中有哪些事讓我們把持不捨得,讓我們遠離基督的呢?我們不需要轟轟烈烈地殉道,而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聖化我們的工作、家庭及身邊的一切,如此才是我們默默地殉道的方式。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與路九:18-24記述了是同一件事,主耶穌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從門徒們的回答中,不難瞭解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主耶穌是一位偉大的先知,然而重要的是主耶穌願意知道,與祂朝夕相處的門徒門認為祂是誰,伯多祿代表著我們所有的基督信徒明認「基督是主」,此時主耶穌讚揚伯多祿,是由天父所啟示給伯多祿,且立他為建立教會的磐石。
教會宗座及教宗的領導地位,為天主教信徒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有至高無上的訓道權,所有天主教道理的解釋、必信的信理及通諭,都由教廷公布,所以我們的教會是普世性的教會,關心著世上所有的人類及受造物,這也是基督教與天主較不同的地方,基督教自十六世紀與天主教分裂之後,亦與羅馬教廷脫離關係而自立門戶,我們祈求有一天在基督內的兄弟姊妹,能夠合而為一。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中,記載了一位客納罕婦人,她是所謂的外邦人,因為自己的女兒被附了魔,又正好遇到主耶穌由那裡經過,就大聲呼喊主耶穌,祈求祂的憐憫與救援,主耶穌並沒有直接答應她的要求,卻試探了她的信心,說到自己使命,並非為外邦人而來,而是為以色列家的亡羊,然而這位婦人並未因此而沮喪,更耐心地祈求,由於她的謙遜與信心,獲得了主耶穌的讚揚,女兒也因此而得救了。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會遭遇同樣的情況,當我們向天主祈求,卻未能如願時,可能有三種情況:「首先這非迫切需要的;其次則是天主要我們耐心等待;最後則是天主會給我們比我們原來所求的更好。」因此無論結果如何,都對我們有益,何況我們都是天父的義子女,祂決不會棄我們於不顧,所以我們要像孩子一樣,謙遜且充滿信心地向天主祈求。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耶穌再行完五餅二魚的奇蹟之後,門徒們上船至對岸去,自己獨自上山祈禱,在夜裡主耶穌步行海面走向門徒們的船,門徒卻以為是妖怪,驚恐萬分,而在主耶穌表明身份後,伯多祿要求走向主耶穌,然而因風勢很強,害怕下沈,成了「小信德的人哪!」
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困難的時候,是否也和門徒一樣,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即使察覺到主耶穌就在眼前,也會和伯多祿一樣,因環境的影響,而失去信心,當我們在抱怨天主為何讓我們陷於困境的時候,卻未發現主耶穌仍然在我們身邊陪伴著我們,祂同樣會告訴我們說:「放心!是我。不要怕!」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中,紀錄了五餅二魚的奇蹟,這個奇蹟在四部福音中都有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在講道時,有許多的群眾在場,「除了婦女和小孩外,約有五千」,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盛大的場面,主耶穌除了講道以外,還治好在場的病人,而且瞭解群眾在物質方面的需要,而動了憐憫的心,祂害怕群眾在回家的路上昏倒了,主耶穌就試探斐理伯,要他給他們食物,可是斐理伯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候,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帶來一個孩子,來到主耶穌的面前說:「他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安德肋仍然沒有信心的說:「但是,為這麼多的人,這算得什麼?」不過由於安德肋及這個孩子的的協助,主耶穌得以成就了這個奇蹟,在生活中天主也在等待我們的協助,好成就奇蹟。五餅二魚的奇蹟,也象徵著聖體聖事,由主基督出發,而使眾人得到飽飫,也有人認為這個奇蹟的產生,是因為在場的人,受到了感動而將隨身的食物拿出來一起分享,無論如何,一切都是來自於主耶穌的原因,也求主耶穌時常給予我們日常之所需及心靈的慰藉。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中,主耶穌又以三個比喻來敘述天國:藏在地裡的寶貝、一顆寶貴的珍珠及撒在海裡的網,天國代表著人在世間所要追尋的最大而永恆的幸福,也是人類一生努力奮鬥的終向,所以人們如果瞭解天國的存在與意義,就會不惜一切代價來獲得天國,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在憂慮什麼?最後我們得到了什麼?這樣的想法應該不斷地提醒我們,使我們不致迷路。
主耶穌又以撒在海裡的網,來說明今世及末世的情況,人就像網中的魚,悠遊自在,但網一滿了,時間一到,漁夫就將網拉上岸來,分開好壞,好的收藏,壞的遺棄,因此主耶穌已清楚地說明了,這個世界會有終結,每個人也要面對公審判的來到,我們很幸運,成為天主教徒,教會的道理非常清楚,就如同置身於寶庫之中,這也是主耶穌親自傳下來的教會。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週的福音中,主耶穌以三個比喻來敘述天國:麥子與莠子的比喻、芥子的比喻及酵母的比喻,在麥子與莠子的比喻中,主耶穌提到了我們活在世上所要面對三世仇,人本身的軟弱、環境的影響及魔鬼的誘惑,好種子,即是天國的子民,是屬於天主的;莠子即是邪惡的子民,是屬於魔鬼,同時是在環境中影響我們的因素,我們在敗壞的環境中,倚賴天主的恩寵而成長,在今世的終結時,天主會有公審判,將好的與壞的分開,義人進天國,惡人下地獄,這就是最後的終結。
如果我們能讓天主的聖言,在我們的心中成長,就如一粒小芥子或像麵團中的酵母一樣,它們雖然本身原本都很小,但是對周圍的環境影響很大,芥子可長成大樹,供鳥兒棲息,而酵母可使整個麵團發酵,成為美食,因此我們在所處的環境中,就像芥子及酵母,安靜而沈穩地成長,默默耕耘,以生活活出信仰,終於能夠成為眾人的榜樣,這也就是在生活中成聖自己,聖化他人的意義,成聖的途徑就是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正符合天主對我們每個人的召喚。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主耶穌以撒種的比喻,說出了每個人的信仰,在內心萌芽的情況,這個比喻在四部福音中,都有所記載,在比喻中分別敘述了種子撒落的四種情況:撒在路旁的、撒在石頭地裡的、撒在荊棘中的及撒在好地裡的,種子是指天主的聖言,而這四種情況是指不同的人,內心不同的狀況,最後的結果也都不同,當然只有那撒在好地裡的,終究要結實纍纍。
天主聖神以不同的方式召叫所有的人,每個人的反應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只注意世俗的事,對天主的聖言沒有任何反應,有的人準備的時間較久,也有人馬上就有反應,有的人接受了之後,遇到一些挫折,就失去了信心,但也有人,時間越久體驗越深,一路堅持到底,終於達到目標;其實我們信仰成長的階段,也有類似這四個階段,如果我們能準備一顆謙遜的心,就是最好的苗床,面對真理及考驗時,就較容易欣然接受,而且學習「天主教道理」是一件重要而持續性的事,不斷地學習,也會不斷地有新的體驗,天主也會時時以聖寵及寵佑,澆灌我們的心靈,直到面見天主的最後時刻。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今天的福音中,主耶穌感謝天父將真理啟示給小孩子,而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我們真該想一想,我們是否是主耶穌所指的小孩子?我們是否已經將自己的理智與意志交在天主手中,完全依靠天主的旨意而生活呢?這真是不容易,如果真的信賴天主,為何還會焦慮、害怕?如果相信天主所安排的一切都是好的,為何還會失望、抱怨?是的,天主早已挑選好他所要的人,而不是我們選擇天主,是天主聖神推動我們歸向天主,天主願意每個人都歸向祂,但天主尊重人的自由意志,感謝天主讓我們自由地接受了信仰。
走上天主預許的道路,並不是輕鬆的,因為時常要面對自己的軟弱、環境的影響及魔鬼的誘惑,使我們舉步維艱,而主耶穌清楚地對我們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面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因此只有信賴主耶穌,依照祂的教導去生活,遭遇軟弱及誘惑時,立刻投靠祂,才是最佳的途徑,因為主基督是「良善心謙的」,就如同聖奧斯定所說的:「主啊!只有在祢內,我的心才能夠得到安息。」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基督聖體聖血節,主耶穌在本篇福音清楚地告訴我們,祂是天賜神糧,為使我們得到永生,為使世界獲得生命。主耶穌將自己得肉與血賜予我們當作食物及飲料,使主耶穌能夠存在我們內,聖化我們的生活,然而猶太人不瞭解,也無法接受,為此也錯失良機,梅瑟帶猶太人進入曠野,天主由天上降下「瑪納」,養活的他們,「瑪納」就是基督聖體的預像,雖然可以維持他們的生命,卻無法獲得永生。
這是一份愛的恩賜,就像聖多瑪斯在「我今虔誠朝拜」這首詩歌中所敘述的,天主隱形在麺酒形下,隱藏祂原本的面目,我們全心全靈都屬於天主,我們彌撒中瞻仰聖體聖事之奧跡,心中有無限歡喜,感官所知並非真實的天主,唯有藉聽覺可獲得主耶穌所傳的真道。主耶穌在十字架上,隱藏天主性,今在麵酒形下,亦不見其人性,藉由信德我們仍願意傳揚真理。我們要像右盜一樣期望天國,我們雖不能像多默,親見手摸主的聖傷,我們仍願喜悅地宣認信仰,求主賜予熱忱懷抱信望愛三德,使我們未來獲得生命榮冠。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天主聖三節,本篇福音很短,但是已經將天主對人的愛描述地非常清楚,天主為了愛,而創造了天地萬物,特別是為了分享祂的愛而創造了人類,與人類分享祂的美善,然而人經不起誘惑而得罪了天主,被逐出伊甸園,天主卻沒有棄人於不顧,「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天主子來到世上是為救贖人類而非審判人類,使人類獲得永生,然而那不信基督是主的人已經被審判了。
就好像夫妻之間彼此相愛而孕育了下一代,同樣也深愛著自己的子女一樣,懂事的孩子知道如何孝順父母,光耀門楣,被寵壞或不懂事的孩子,卻給家人帶來困擾,然而就算孩子做錯了事仍然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總是耐心地期待他們早日回頭,在我們絕望時舊約記載的一句話,總會給我們帶來希望:祂愛我,就算生我的父母會遺棄我,祂也不會遺棄我。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聖神降臨節,也是教會的生日,在管理學中提到,世界上存在最久,管理最好且是最大的全球性組織,就是教會,她由原有的十一位門徒,傳揚到全世界各地每個角落,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當然如果我們要檢討福傳工作真的成功了嗎?其實不然,因為世界上有百分之十七的人是天主教徒總共有十二億人口,另外基督教徒有八億多人,總共不過二十多億人,真的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主耶穌將赦罪的權柄交給了門徒們,這真的是一件愛的聖事,無論任何的罪只要謙遜地到神父面前告明、懺悔、定改,就可以獲得罪赦,主耶穌也曾說過:「世人的一切罪惡,連所說的任何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但誰若褻瀆了聖神,永遠不得赦免,而是永久罪惡的犯人。」(瑪十二23,谷三28、29),人若自願放棄信德,放棄得常生及罪之赦免,也就是褻瀆聖神者,不得赦免(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耶穌升天節」,在本篇福音中,描述了主耶穌升天時的情景,十一個門徒也在現場,而且其中有人還心中疑惑,真不可思議,就算心中不相信,也應該要相信眼前所看到的情景,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是一樣,就算眼前看見明顯的奇蹟,遇到了誘惑還是會懷疑呢?
主耶穌在升天前交給了門徒們給人授洗命令,而且是要給使萬民成為門徒,這個命令也是針對我們每一個人所說的,因此每一位教友都有傳播福音的使命,我們應該依照自己的能力去做,最好的方式就是好的榜樣,而且要從家庭成員開始,就像教會一直強調的全家歸主,建立一個基督徒的家庭,這就是最好的福傳工作。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本篇福音中,主耶穌說出了愛天主的具體表現,在於遵守祂所吩咐的一切,愛主耶穌的人必定愛天主,因為天主是三位一體的,主耶穌揀選所愛的人,將自己的智慧顯示給回應祂召喚的人,天主原本就將自己顯示給世界,只是天主尊重人的自由,不強迫人接受祂,但人也要因為自己的決定承擔結果;如果一個口說:「我愛你!」然而言行卻不一致,沒有以愛還愛,顯然並非全心全意的愛。愛天主的人,天主必定給予他應有的賞報,而且會超過自己的想像,絕對不會棄他而不顧,幾時我們感到內心憂傷,多半來自於自己的軟弱、迷惑、失去信心與希望,相反的能保有天主的臨在,遠離罪惡。在天主台前開放自己,確實是我們平安喜樂的泉源,天主也會隨時賜予我們靈感與安慰。
然而追隨主基督的代價是什麼呢,就是獲得心靈的平安及未來的天國,然而過去到現在這個世界都存在一股「反基督」的勢力,一種黑暗而邪惡的力量不斷地迫害教會,這也就是永遠反對天主的魔鬼,所領導的黑暗世界,充滿著驕傲拒絕光明及真理,但是世界雖有黑暗,只要我們點燃一根火柴,就能照亮四周,直到熄滅為止;現在的歐洲教會不斷地提倡「再一次的福傳」,不斷地重新開始,我們看到主耶穌如何受難,我們也是會有同樣的遭遇,然而不要忘記我們終究是要與主基督一起復活的。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