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二(04/04/2023) 查經心得摘要分享

主愛的弟兄姊妹,

本週4/4/2023的查經分享專注於提醒以自己的心神配合,追求真理的共識,領會基督的福音(若4:23-24;箴4:7)。查經共融的目的是回應聖神和教會的邀約:「凡口渴的,請來罷!凡願意的,可白白領取生命的水(默22:17)」;「因為羔羊的婚期來近了,他的新娘也準備好了(默19:7)」。

讓我們也在家安排時間繼續默示錄中記載有關【羔羊的婚宴】的研習,確實領會主耶穌復活升天後與愛祂並跟隨祂的門徒天天在一起;如此,主在那裏,我們作僕人的也要跟隨祂在那裏,直到今世的終結(路14:27;瑪28:20;若12:26)。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寵,和天主的愛情,以及聖神的相通,常與我們眾人相偕(格後13:13;若5:42)。

建議在開始查經之前,請先唱一首敬拜讚美的歌曲:

義人因信德而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oYKh9WUrk

及唸誦下列聖經章節:

上主由高天俯視世人之子,察看有無尋覓天主的智者。

人人都離棄了正道,趨向邪惡:沒有一人行善,實在沒有一個。

總不呼號上主的人,豈不是愚蠢糊塗?

因上主喜愛義人家族(詠14:2-3,4b,5b)。

你的衣服常要潔白,你頭上不要缺少香液(oil)。

在天主賜你在太陽下的一生虛幻歲月中,同你的愛妻共享人生之樂:這原是你在太陽下,一生從勞苦中所應得的一分。

你手能做什麼,就努力去做,因為在你所要去的陰府內 (grave),沒有工作,沒有計劃 (device),沒有學問 (knowledge),沒有智慧(訓9:8-10)。

我們唸完上述聖經章節,是否記起主耶穌要我等回想自己是怎樣接受了,是怎樣聽了天主的道;假如我們不【儆醒】於時時慕道並遵守主道,不小心跌倒了又不覺悟悔改,主耶穌說祂必要來臨,我等也不知道祂何時來臨。為此,我們務必接受聖神引導〈加油〉,【得勝穿上白衣】,為當得起【與主耶穌同行】;因為我們當得起。主耶穌就決不將我等的的名字從生命冊上抹去;反之,在天父面前,及衆天使面前,承認我等的名字(默3:3-5;若14:26;16:13)。

當我們專注於蒙主寵召的來臨,渴望進入祂為我們準備的地方(若13:33-36;14:2-3),就如同主說我等都像童女一樣;為此,我們都是拿着【屬於天主的燈】,即【自己的靈魂】(箴20:27;瑪25:1),但也不應忘記買油以【隨身帶著】(瑪25:2),為任何時候都可點起燈,做光榮天主的善行(work;瑪5:15-16;詠37:3-6)。若忘記買油帶上,雖然燈中有油,因為當初在洗禮時已領受【入門】的聖寵(或之後若可獻身而接受晉鐸的聖秩聖事及終傅聖事),已有了神印在身上,【屬於天主的燈】,已裝了油;雖是白白的獲恩,但得被【提醒】再熾燃燈起來(弟後1:6),這需要謙虛主動的繼續慕道慕義,及常祈求主的智慧操練仁義的同理心,參與基督救贖普世的事工,「因為,天主所賜給我們的,並非怯懦之神,而是大能、愛德和慎重之神(弟後1:7)」(瑪5:3-12;依55:10-11;58:6-7;宗13:2-3)。

換言之,在天主絕對遵重我們每一個人自主的自由意志前提下,我們就得珍惜祂賜予的聖寵,發信德,花代價,準備擁有更多極新鮮的的油(意指獲得更多聖寵或香膏;詠92:11;歌1:3,12;4:10;伯後1:5-7),好繼續點起燈度過或許漫長的等待時間(若一2:29;羅5:1-5)。但如何準備【隨身帶著油】?這可不是遵循世俗之習,依賴作朋友的代勞給油,而是要有使命的意向帶著信心【主動的親自買油】(羅12:3-8;雅1:5-6;瑪21:21-22;若14:12-14),而且總是覺得隨身帶著的油永逺都不嫌夠;事實上,也是如此(瑪25:8-9;得前5:17;智9:6;伯後1:8)。【隨身帶著】的意思是與自己合一,成為自己【屬天的性格】(virtue; 思高聖經版本譯成“德行”:智8:7或“毅力”伯後1:5),為成義而不可缺的油(oil; 訓9:8);為此,這【油】即是因親自尋求天主所獲得更多,甚至滿溢的聖寵(詠133;宗13:2-3;詠37:3-5);這【油】的效果即是【促成】當初領受聖神七恩(依11:2)的我等繼續不斷慕義的工作(work;德8:7)所增添出的德能(權威即是德行展現的能力),散發於頭上的光(詠37:6;58:8)。為此,經上說:「在人子中,即便有人是完人,如果沒有出於你的智慧,他實算不了什麼(智9:6)」。正是:「人無智慧,不能獲得救恩(智9:12)」。「你們應該播種正義,纔可收割仁愛的果實;你們應該開墾荒地,因為現在是尋求上主的時候;應尋求他,直到他來給你們降下正義(依10:12)」。

眼睛就是身體的燈,尋找天主的雷達,因為能看到主耶穌而前去事奉(瑪25:34-40);而且可獲得相當於信德尺度的油(羅12:2-8;瑪25:14:30)。所以,我們的眼睛若是康健,全身就都光明(瑪6:22)。但是,【沒有隨身帶油】的,意思是【未感恩的領受聖寵】(譬如:未善領聖體聖事),而成為「赤身裸體的」,眼睛就是有了病(默3:17;伯後1:9);「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那麼,你身上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瑪6:23)。眼睛若有了病,就是實際的事奉兩個主人(瑪6:24);「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12:21)」。即使到賣油的那兒(詠133;列上4:7),因為從未真正的感恩,不願自己【付代價】,該自己做的事不做(瑪21:28-29);或有錢才肯甘心做善事;或祇【促使】他人代理自居其功(歌1:6),就無法【買到】擁有與身同行的油(瑪25:9;詠50:22-23);沒有了光,主也不認識;所以,我們該【醒寤】,因為我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瑪25:13;瑪24:36-44;25:41-46)。

以上有關買油的反思及心得也參考“聖師.聖金口若望”( St. John Chrysostom;347-407 AD)、及一位神學家Theodoret of Cyrus(393-~458 AD)等的論述。

圖一:你的衣服常要潔白,你頭上不要缺少香液(oil;訓9:8),也當在人前照耀,引人歸於正義,光榮天主(瑪5:16;達12:3)。

Why doesn't Saint Peter have a second ring of light around his head at ..."Blessed are the Dead" : Sacred Music for All Saints & The End Times ...

在此默思一下主說的:『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4:4)』。天主以我們先前所不認識的天上食糧,養育了我等,邁向成全(若6:27-29,50-51;瑪5:48;26:26-29;默11:19);油則使燈心不熄不滅,油使還在僵硬的關節靈活,變得像幼兒樣的受教,在天主的旨意中行善(瑪18:3;智6:19;希4:12)。我們不仿自問,那一位不會因愛成疾而不尋求與基督的同在(歌5:8;6:3;瑪6:33;28:20)? 那賜與【呼吸】的天主上主這樣說:「我,上主,因仁義召叫了你〈即是耶穌基督〉,我必提攜你,保護你,立你作人民的盟約,萬民的光明,為開啟盲人的眼目,從獄中領出被囚的人,從牢裏領出住在黑暗的人」(依42:7;創2:7)。為此,「沒有一個受造物,在天主面前不是明顯的,萬物在他眼前都是袒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他交賬」(希4:13;訓3:18-21),而「許多長眠於塵土中的人,要醒起來:有的要入於永生,有的要永遠蒙羞受辱。賢明之士要發光有如穹蒼的光輝;那些引導多人歸於正義的人,要永遠發光如同星辰(達12:2-3)」。

我們回到默示錄中從主耶穌宣稱祂是【今在】(being)(默1:4)的字面繼續大致瞭解一下第十六世紀舊修會的重整,及教會的種種革新事工,及當時主的一些僕人在其中如何以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因應黑暗時代的誘惑,引為借鏡,審思自己【目前】如何按主的旨意立身處世,參與基督的救贖普世事工。

第十六世紀,除了新興的耶穌會等,舊的修會也在計劃重整,而且由方濟會又產生了一個新枝:即嘉布遣會(Capuchins),成立於1520年;目的是恢復聖方濟.亞西西 (St. Francis of Assisi;~1182 –  1226 AD) 在1209年建立方濟修會的規則及穿着(Capuchins意為尖頂風帽,與衣領相連,可以覆蓋頭部)。由於他們他們的生活嚴肅、倡神貧,愛護窮人,在瘟疫流行時對服侍病患者的熱情,很快便普及民間。成立百年後就已有約三萬名會士。

 

直到此時,所有的修女都是隱居修院,從事默觀生活。除了少數城市中的女子及貴族少女外,大多數女子都很少受教育。自十六世紀始,有從事慈善和教育事業的修女出現,如聖安琪(St. Angela Merici,1474-1540 AA)於1535年在義大利為教育青年女子,無論貧富,所創立的吳甦樂會(Ursulines)。吳甦樂會的會規雖沿用方濟會規,但屬在俗獻身團體(secular institute)。聖安琪寫道:“平等地愛你的女兒;不要比另一個更喜歡一個,因為他們都是天主所創。你不知道天主想把他們塑變成什麼”。她的願景和使命迅速傳遍了整個歐洲,女孩的教育成為吳甦樂會的主要事工。

 

在此順便一提座落於美國德州達拉斯城的吳甦樂學院(Ursuline Academy)。在校的每個學生早就都有一台筆記型電腦,這也使得吳甦樂會傳統特徵的漸進式教育方法,擴大了課堂內外的教育事業。1996年,吳甦樂是美國六所與微軟合作開創“隨時隨地學習”計劃的學校之一。在2017-2018年,吳甦樂被微軟選為微軟示範學校,以表彰其在改造學習環境以為學生提供更個人化教育方面的卓越表現。今天,世界各地的吳甦樂教育工作者都在分享福音的願景和價值觀,使他們的學生能夠在當今世界成為一個變革的存在。在父母,校友和社區朋友的大力支援下,達拉斯城的吳甦樂學院繼續其使命,培養年輕女性成為強大的基督徒領袖。聖安琪的格言 –“ 單獨對待每個年輕女性(to treat each young woman individually )” - 仍然是吳甦樂學院歷史悠久的教育方法。

 

十六世紀的新修會的興起及重整的舊修會確能表現了教會活力和煥然一新的氣象;然而,改革天主教的革新工作必須徹頭徹尾,從領導階層的反省開始,集思,做出決定性的推動。因為,人們必須先行口服心折,才能踐諸實行,若不由教會最高當局推動,絕難令人奉行。

 

當路德高舉改教之旗時,羅馬正完成了教宗猶利二世(1443-1513 AD;在位1503-1513)和良十世(1475-1521AD; 在位1513-1521)為改革教會所召開的第五屆拉特朗大公會議(1512-1517)。此會議雖然譴責了大公會議主義,堅持教宗至上論(對抗14-16世紀教會中的大分裂,因為羅馬和亞維農各自出現對立教宗,以致運行的大公會議至上論,與教宗分離甚至相對立);雖有不少規定,卻幾乎毫無任何具體的成就,錯失了改革教會的機會。路德即是於此年(1517)宣佈改教。之後,教會當局又【等】了約28年,始召開脫利騰大公會議。

 

在此默思一下:可見任何復興重振,不論是在【個人】或【團體】的更新,都會有重重阻礙,都需要【在信仰上靠主】增添毅力等德能,以免導致心盲,顧此失彼,無法過五關斬六將(伯後1:5-11;訓7:16;瑪6:24;羅12:2;弗4:22-24)。

 

若看當時教會的困難重重,其中私人的利益、野心、難返的積習,在在都與改革更新為敵。凡想利用流弊混水摸魚的人-連教廷內部也不例外-都暗中抵制召開會議;何況當時奉教的歐洲被仇恨紛爭搞得四分五裂,也正在土耳其進犯的威脅下喘息。大公會議若不得奉教的君王(特別是德皇查理五世和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的同意就無法在其領土上召開,而君王們彼此卻存在著難以和解的權力衝突及敵視,且為了在宗教上的崎見,反對大公會議的召開,除此之外,這些君王為統治的安定利益,也希望他們領土上人民追隨的宗教信仰被包容而可以和平相處。

 

然而,所有歷任教宗都不以犧牲吾主所啓示的真理去獲致和平(瑪10:34),因為聖教會所以能配稱基督的聖體,也是因她是真理的委託保護人,歷次大公會議的召開都是為了能澄清教會傳承的主道,即是確定教義,信仰的共識;也因如此,教會紀律得以重建,呈現教會領導者以身作則的道德,作為主耶穌的活廣告,確實能與主同工,代理主牧養被主召喚的普世衆人,同獲主的救恩。

 

第五屆拉特朗大公會議結束後,教宗亞德六世(Pope Adrian VI; 1459-1523AD; 在位1522-1523)對改革教會滿懷善意又熱情,且意志堅強,生活質樸而刻苦,但嚴肅得幾近僵硬,矯枉過正,以致與教廷已深的積習格格不入,無奈他在位僅二十個月便離世。

 

繼任的教宗克勉七世 (1478-1534 AD;在位1523-1534) 是教宗良十世的堂弟儒略·迪·朱利亞諾·德·美第奇,雖熱誠獎勵新興的修會不遺餘力,無奈對政治配合過分信賴(瑪6:24;希8:9;申28:15),有意改變區內的勢力均衡,聯合法王與德皇查理五世作戰,致使羅馬及他本人於1527年招來了嚴重的兵災與大劫掠,也帶來歐洲史上最嚴重的文化慘劇。 羅馬永遠失去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地位,也代表1453年進入高峰的文藝復興走到了時代的盡頭。很多人逃離了羅馬(主要逃到了威尼斯)。1527年後德皇查理五世控制了教宗克勉七世,兩方在1529年正式達成和解,查理得以在1530年被正式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兼義大利國王;交換條件是查理五世出兵教宗克勉七世的家鄉佛羅倫斯共和國,幫助克勉七世出身的美第奇家族重獲統治權(1527年市民趁羅馬之劫的機會,推翻及驅逐了美第奇家族)。然而,教宗克勉七世至死 (1534年) 未作任何教會改革的決定,論者只能嘆其面處困難,缺乏由己察覺、悔改、及相應〈天主眷顧〉所需的信心及毅力。

 

繼任克勉七世的教宗保祿三世(Pope Paul III;1468-1549;在位1534-1549)才針對教會癥結,關注卓越樞機的遴選擔任改革的委員,為此百折不撓,堅持不懈,配以靈活的外交手腕,力拚了九年,終於在1545年於義北脫利騰(Trento)再召開大公會議,但又因1549年的流行瘟疫及與德皇的衝突,中斷了會議,他也於同年因病去世。這之後經歷了數位教宗的努力,一直到教宗碧岳四世(或譯為“庇護四世”;Pope Pius IV ; 1499-1565;在位1559-1565),中斷十年的會議才於1562年續開, 1563年得以圓滿結束。

 

教會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因任何會議的召開能解決這麼多的問題,澄清了教會傳統的道理,確立了這麼多有關教義的教條,制定了這麼多的規章,使教會的紀律更明確而堅定,改革也終於由此獲得了決定性的推動,以對教會的首腦〈即主耶穌的代理人〉和其肢體的整頓更新。脫利騰大公會議並沒有製造新道理,但闡明了詮釋的聖經當遵循聖傳:就是跟據大會確定的聖經書目、教父們的著作、歷屆大公會議的規定及全教會【一致的】教訓;是聖教會把聖經傳授給信友,讓他們採取其中所結的果實,飲用所製的果汁(箴4:7;瑪28:19-20)。

 

在此默思一下,我們還在世上更新的邁向成全時,不僅是顧及自己由上的重生(若3:3-5)力求返璞歸真(瑪18:3;裴4:8),而且需要分辨(discern)來自積習已久的【偏見】(自己的或他人的)。教會不也按聖言鼓勵我們自己讀經,或在集會中研習經文,領會經文時要藉由祈禱,與天主直接溝通,為獲得明瞭天主的啓示。然而,我們是否單是這樣就【自以為】獲得了天主的啓示(詠18:25-28;希5:11-14;列上22:23;民9:23)?在經文上有些難懂的地方,易於曲解,也易於忽略經文的連貫一致,導致站立不穩,自趨喪亡(destruction; 伯後3:16)。與我們相通的聖神祇有一個,聖神在教會促使信仰的一致(這意指非“模式”的生活層面展現,而是不矛頓的道理共識)。

 

在此再簡短的復習一下,天主是絕對忠信,祂的應許必要成就;誡命或任何法律延伸的紀律或規條的頒佈和促行是因應某些人失序的行為。人心常因思念邪惡演變成詭詐(創6:5;詠14:2-3;耶17:9-10);但為單純與主同行者,就無需顧慮法律加諸的權勢(羅7:5-6;迦3:19;5:17-23),卻要感謝天主頒佈誡命及藉教會確定執行紀律的護佑效果,因為法律和紀律規條的功用不僅帶給欲放縱達成私慾者的束縛,也可促使衆人一起生活行事的和諧。隨著世界充斥各式各樣的財富、權勢、名利…等等的誘惑,增添的違法也就讓所有稱職的法治機構定立更多的規矩(rules),為企圖告誡警示蠢蠢欲動的詭詐意向而行不義者。條文的累積衆多即是反映了面對現世生活的複雜環境,人事變遷等因應的所需智慧呼應,這也是為我們明瞭綜合所有這些條文的總綱就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以及愛人如己;愛人和愛天主是分不開的,愛天主是愛人的根據(耶穌的山中聖訓;瑪5-7章)。教會也是面對現實發生千奇百怪的世事真相,追求天主的和平公義,期願我們更進一步研習理解法典或規章中蘊含實用於生活的「天主話語」,協助衆人持守彼此相愛的誡命,引己引人歸化主(也參考金毓瑋神父著的天主十誡一書)。

 

脫利騰大公會議首先堅決地闡明了我們的【成義】(羅5:1-5;若一2:29)。人性的極端脆弱和天主的無限仁慈,確定了聖寵在【回心向天主】的罪人靈魂上的作用(歐6:1-3);我們祇能藉吾主耶穌的功勞,認罪決志悔改才能獲得赦免,領受這聖寵,獲得真實而內在的革新。有別於路德及喀爾文的只承認聖洗和聖餐兩件聖事,大公會議強調了吾主耶穌建立的七件聖事:聖洗、堅振、感恩(聖體)、懺悔、病 人傅油、聖秩(蒙受祝聖而成為牧者)、以及婚姻,並指定了每件聖事的禮節及它們在救靈的過程中所占的地位。

 

脫利騰大公會議對教會的思想和生活普遍地檢討而作革新,因為教會所受的大部分災害,都由神職界的墮落而來。它規定主教及隱修院院長有住在自己羊羣-教友或修士-內的嚴正責任,為了對自己的羊羣有更多的認識,主教當每年親自或派代表巡視每個堂區。

 

其次,為改善羊羣的生活,會議規定:教區應開設學校(修院),以收納有志服務教會者,除接受理智的堅實陶冶外,尚須攻讀教會的學科,並接受品行的訓練,以便能善盡神職。貧寒子弟得以免費就學。這樣的規定帶出了普遍性神職人員的培植及當遵守的紀律,立下天主教组織中最基本的根基。

 

大公會議特別強調了婚姻聖事,婚姻的不能拆散性,不在教會內諦結的婚姻為犯禁,且屬無效(也意指應尋求教會的認證,即使需補辦),並嚴禁世俗君長干涉教會的事情。至於榮譽(honor)聖母及聖人所行的敬禮,當遵循傳統做教會該做的,但須防範教友失之過當或走入歧途。會議也確定了關於大赦的道理,但禁止教廷在施行大赦時收受金錢。

 

脫利騰大公會議後,天主教開始全面復興繁盛。無可否認,大公會議的成就乃經由數位教宗(保祿三世、猶利三世、才祿二世〈僅在位26天即去世〉、保祿四世、及碧岳四世)的才能和百折不撓的毅力,他們深明自身的責任和教會的需要,這也確立了教宗本人在有關信條和聖經的詮釋上,被視為最高的權威(瑪16:18-19;路22:32;若21:15-17)。大公會議結束閉幕時為表示對耶穌基督的在世代表服從起見,要求教宗批准所作的「議決案和訓令」。教宗的權威自此直至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仍未稍衰。

 

以上有關文藝復興時代末期在教會內的改革復興,多參考或摘自天主教史(卷三,Joseph Motte, S.J. )、及維基百科…等網站。

主佑平安,

Jerry 

 

PS. 若有機會也不妨與基督教的弟兄姊妹分享今天的查經,並加唱一首“新造的人的敬拜讚美歌,在主內一同追求天上的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80YPZ-hT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查經心得摘要分享 韓開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haw(多明我) 的頭像
    lin.haw(多明我)

    lin.haw 林豪(Dominic Lin)blog2wp_38adce5a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