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施禮華-教友成聖的推手

作者:狄剛


(教友週報投稿文章)

前言

就在二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早上教友報總編輯碧岳和我聯絡,希望我能夠在二二年一月九日至六月二十六日止,提供週報一系列介紹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及主業團的文章,每篇字數約1800字及35張相片,經過計算預計會有二十四篇不同主題的文章。

並且計畫在七月之後到今年底,能夠得到主業團的授權,在週報上刊登聖施禮華的金句,此項目週報仍在規劃當中,一經定案就會通知主業團能夠同意提供授權。

我非常感謝天主、並且感激教友週報,給予我們這個共同合作的機會,我立刻通知台北男生中心主任及主業團香港東亞地區代表Fr Joseph有關此項計畫,因此立刻由Fr Joseph、香港德信中學前任校長何炳德(Peter)博士、主業團中文網頁(主業團-在日常生活中找尋天主 (opusdei.org))負責人Hans、台北男生中心主任Jun及我組成了五人小組,一同執行本項計畫。

這二十四篇文章就好像在寫一本有關主業團的小論文一樣,我們希望能夠對聖施禮華及主業團的精神,作清楚而扼要地介紹,個人計畫也會將這些文章作成Podcast節目與大家分享。

今天是二二二年一月九日,也是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一百二十年的冥誕,同時是「主受洗日」,此時讓我們回憶起過去 狄剛總主教,在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所寫的文章「聖施禮華-教友成聖的推手」,我們以這一篇文章作為這一系列文章的開場,由本文內容中我們對聖施禮華及「主業團」會有初步的瞭解。

(一)「主業團」的創辦人

聖施禮華是「主業團」屬人監督團的創辦人。

聖人於一九二年一月九日生於西班牙的巴斯托城。他的司鐸聖召在他十五歲時萌芽。一九一八年進入羅格紐修院修道。一九二年轉入薩拉高沙聖嘉祿修院。一九二五年三月廿八日晉陞司鐸,年僅廿三歲。在薩拉高沙教區從事牧靈工作。一九二七年春獲得教區總主教許可,赴首都瑪德里繼續攻讀民法學博士學位。同時在各種環境中展開牧靈工作,特別注意為青少年、貧窮及病患者服務;也在一所大學兼職。

一九二八年十月二日,在避靜中,他忽然很清楚地「看到了」天主要他做的工作:天主要用他給世人開闢一條成聖的道路,一切人都可以通過各人的日常工作和日常責任而成聖,而且天主要他終身為這個工作奉獻一切。聖人強調是天主在這個時刻創立了「主業團」,他說:我們人用筆寫字,天主用一條桌腿寫字,為使人們看到是祂在寫字,「主業團」是天主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一九三年二月十四日,在彌撒聖祭中,他發現了天主願意在「主業團」內有女成員。他接受天主的聖意,成立了「主業團」女子部。

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聖人創立了「聖十字架司鐸會」,使「主業團」的教友成員得以晉升為司鐸。日後「聖十字架司鐸會」也接納屬於教區的神父加入,分享該會的精神和靈修,在履行神聖司鐸職務中追求聖德,同時完全聽命所屬的教區主教。「聖十字架司鐸會」是一個與「主業團」不可分割的組織,負有服務教友成員的職責。

聖人曾任教廷「教會法典」詮釋委員會和修院及大學聖部顧問,羅馬宗座神學院榮譽院士。

聖人於一九七五年六月廿六日逝世於羅馬「主業團」總部。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七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羅馬聖伯多祿廣場,主持施禮華列為真福的大典。在○○二年十月六日宣佈他為「聖人」。

依據2016年的統計數字,「主業團」擁有九萬一千名男女成員,98%是平信徒,其中大部分是已婚成員。剩下的2%是神父(大約2,080)

(二)「主業團」的靈修重點

一、入世性的靈修:「主業團」的理想是「聖己聖人,聖化世界」。「主業團」的成員因為是在俗的基督徒,「聖化工程」也在現實世界,因此他「不避世」,「不離世」,而是「入世」、「在世」進行這個聖化工程。「主業團」可說是提前實踐了梵二所強調的,在俗教友和聖職人員及修會會士有同樣的「成聖聖召」和同樣的「使徒工作使命」。

二、「聖化工作」的靈修: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是由工作構成。天主聖子以木匠身份生活在人間,聖化了工作,並成為我們聖化工作的典範。工作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去聖化工作,才是一般人成聖的正常途徑。

三、「自由精神」的靈修:基督徒作為天主的子女,享有天主子女的自由。他甘心情願承行天主的聖意,與天主一心一德救世濟人。愛自由是自尊尊人,自愛愛人的基本條件,也是使人向一切真美善聖開放的力量之泉。

四、「多元與責任」的靈修:自由必產生「多元化」行為,也要求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由與負責是一件事的兩面不容分割,也無可分割。多元化並不必與合一共融矛盾衝突。因為自由、負責、多元及合一共融都來自天主。

五、「祈禱生活」的靈修:「主業團」強調的「祈禱生活」是建立跟天主之間相契無間的親密關係。人應當常努力生活在天主眼前,常意識到天主常在我們身邊,常居住在我們心中,因為祂真正愛我們,關懷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祂,祂也常準備來幫助我們。天主在教會內以兩種方式臨在,即在聖經與聖體聖事中。讀經、參與彌撒聖祭及朝拜聖體是我們必修的功課。我們還要努力在我們「鄰人」身上去發現,去會晤主耶穌,實踐我們愛主愛人的職責。

六、「熱愛教會」的靈修:靈修的努力必然會引我們進入基督妙身-教會的奧秘生活之中。因此,愛教會,擁護教宗,服從教會的領導,保護教會,發揚教會,都成了自然而然之理。而基督的教會不僅是聖伯多祿性質的教會,她也必然是聖母瑪利亞特色的教會,因為聖母是「同救世者」,是「教會之母」;熱愛聖母,因此是「主業團」靈修不可或缺的因素。為聖施禮華而言,基督、聖母、教宗這三個名字組合在一起,便可以說是天主教信仰全部,最簡單、明瞭、完備的定義。我們可以用一句聖人很喜愛的短頌來表達他的最愛:「讓所有基督徒與教宗聯合一起,通過聖母到達耶穌跟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haw(多明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