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新鮮的事
1. 今日的基督徒和早期的基督徒一樣,追求成聖,未來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在這樣的精神生活中,並沒有新鮮的事可追求的,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立了榜樣,同時也教導了我們如何生活;在新約中記載著,他獨自一人做整夜的默禱,門徒們以祂為榜樣,受感動而問祂:「教我們如何祈禱!」(路加:11:1)
沒有新鮮的事
1. 今日的基督徒和早期的基督徒一樣,追求成聖,未來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在這樣的精神生活中,並沒有新鮮的事可追求的,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立了榜樣,同時也教導了我們如何生活;在新約中記載著,他獨自一人做整夜的默禱,門徒們以祂為榜樣,受感動而問祂:「教我們如何祈禱!」(路加:11:1)
1. 天父義子女之關係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因著這種關係,隨之而來的是權利與責任,如孝愛、愛護及關心等,使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更加深刻,且有兩種意義:
a) 每一個靈魂都是天主所創造的,祂以我們的父母賦予我們肉體的,而上主是我們存在的首要原因,且祂以自己的肖像來創造人類。
b) 透過聖化聖寵,一個領過洗的人與上主建立了新的關係,第二次大公會議提到了,信友經過洗禮加入基督羊棧的奧秘,他們精神上領受了天父義子女的關係,聖施禮華曾經說過:「當上主領你進入教會時,祂在你靈魂裡,藉著洗禮而放置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你是天主的兒女,請不要忘記這個重點。」《煉爐 264》「為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神,到我們心內喊說:阿爸,父啊!」《迦 4:6》
第四度生命
1. 一般人只看事情的表面,他們的視覺只能看到二度空間,而且定睛於地面。
當你活出一種超性的生命,天主將會給你第三個向度—高,有了它,你的視野就成了立體的,有重量和體積《道路 279》,我們瞭解植物、動物和理性的生命,然而人們經常忽略或忘了第三度生命;還有另一種更重要的生命,擁有更高的層次—超性,一種超過人本性潛能的方式,這是來至天主的禮物,是祂愛人的結果,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稱呼它:精神上的生命、內在的生命或超性的生命,也就是第四度生命;第四度生命需要專注及作好培養,它不是像植物和動物生命一樣的成長或者逝去,當我們尚存活於塵世間,天主願意基督徒的生命在我們內得以成長而成熟,這項超性的最高目標就是救贖及在天堂上永恆的喜樂,祂要我們成為聖人。
2. 超性的生命沒有別的,就是靈魂處於恩寵之中,我們可以直接地回憶一下,這項事實中的基本元素,是藉由聖化的恩寵使我們進入了屬神的本性,這必須經由重生,也就說一種超性的方式所獲得地,為此我們才能夠過著天主所願意的生活,它不是短暫的而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穩定的意向,植根於靈魂最深的本質,而且只有因為大罪才會使它失去,它也被稱作「習慣性的恩寵」,而且有別於「即時性的恩寵」,這是天主給予我們用來實現任何的善功,既使這項善功是多麼微不足道。
3. 尼苛德摩想要知道如何能獲得永生,主耶穌回答他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若不能再生,絕不能見到天主的國。」《若 三:3》這必須要藉由聖洗和堅振聖事才能重生,獲得超性的生命,使我們轉變成全新的受造物、基督的肖像與成員、天主之子,直到我們獲得完美的人性,而達到成熟有如基督一樣成全《弗 四:13》,恩寵,使我們與主基督合作,祂的本性是天主子,使我們成為天主的義子,天主眾子女的家庭—教會—內的成員。藉由恩寵,至聖天主聖三,天主,住在我們的靈魂內,我們是聖神的宮殿《格一 六:19》。
1. 主業會是一個神聖而且人性化的家庭,會經歷一般家庭所遇到的同樣情況,受到天主豐富的祝福,擁有許多孩子:有高的也有矮的,有些較黑而有些較白…,然後你會發現到,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些人比其他人更為親近,最後你會在這個家庭中找到朋友(cf. Cronica, VIII-89, P. 6),此外這家庭裡的多數成員中,有些可說是我們所最深愛的親人,就是:協助人(ibid.)。
2. 我們的父親曾經解釋說:一個協助人不需要有特別的聖召(ibid.);在法律上一個協助人並未對主業會有任何承諾(加入主業會需要有一種神聖的召喚),但這是一項神聖的禮物,領導他們熱忱及慷慨地投入使徒事業,而且享受精神上的獲益和主業會所給予他們的陶成方式。
3. 我們的父親視他們為精神的資源及物質的動力(cf. Cronica, 1973, P. 700-701),天主希望在主業會中能有許多的協助人,好使主業會的使徒工作能有良好發展的速度,祂願意他們以慷慨地祈禱及奉獻給予協助,同時也藉由他們的使徒工作,作為奉獻或所從事的使徒事業,並將這項神聖的訊息傳給(在個人工作上聖化的方式和實踐一個基督徒普通職務)所有的人類、國家、種族及社會情勢。
4. 主業會創辦人這樣說:「協助人必須意識到他們有責任為其他人、為教會作些善事,要知道天主的恩寵將不致缺乏;而且每個靈魂在所擁有的地方,在善與惡中間奮鬥,確信藉由熱切地合作將可能改變整個世界的心態。」(cf. Cronica, VIII-89. P. 10)
5. 作為愛與平安、散佈良善的奮鬥,我們都需要道理與苦修方面的陶成,這將領導我們接近天主和將我們所有的慾望、才能及志向表現於服務,因此耶穌基督傳達給所有基督徒的言語,將在我們身上實現,且使之縈繞在他人耳際:你們應當如我天上的父親一樣成全(瑪 5:48)。